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生物传感器 | 第11-15页 |
1.1.1 生物传感器工作原理以及分类 | 第11-12页 |
1.1.2 光学生物传感技术原理 | 第12页 |
1.1.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生物传感技术 | 第12-13页 |
1.1.4 荧光光谱生物传感技术 | 第13-14页 |
1.1.5 光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纳米材料及其在光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5-22页 |
1.2.1 纳米材料 | 第15页 |
1.2.2 纳米金光学生物传感技术 | 第15-19页 |
1.2.3 金属纳米簇光学生物传感技术 | 第19-22页 |
1.3 本研究论文的构想 | 第22-24页 |
第2章 基于仿生型磷脂修饰的纳米金以比色法靶向检测磷脂酰肌醇信号 | 第24-30页 |
2.1 引言 | 第24-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6页 |
2.2.1 试剂 | 第25页 |
2.2.2 裸纳米金的合成及修饰 | 第25页 |
2.2.3 修饰 PtdIns(4,5)P2 的磷脂包覆纳米金的合成 | 第25页 |
2.2.4 基于仿生型磷脂修饰的纳米金以比色法检测 PI3K 酶及其抑制剂的方法 | 第25-26页 |
2.2.5 表征实验 | 第2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2.3.1 实验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26-27页 |
2.3.2 PI3K 酶的检测 | 第27-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基于新型生物模板金纳米簇的超灵敏生物传感器靶向检测 HDAC1 酶 | 第30-38页 |
3.1 引言 | 第30-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2页 |
3.2.1 试剂 | 第31页 |
3.2.2 生物模板金簇的合成及特性 | 第31-32页 |
3.2.3 生物模板 AuNCs 检测 HDAC 1 | 第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37页 |
3.3.1 实验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32-33页 |
3.3.2 生物模板 AuNCs 的特征表征 | 第33-34页 |
3.3.3 HDAC1 酶检测的现象验证 | 第34-35页 |
3.3.4 AuNCs荧光淬灭的机理验证 | 第35-36页 |
3.3.5 生物模板 AuNCs 生物传感器检测 HDAC1 活性的工作曲线 | 第36-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基于多肽模板纳米金簇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标记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酶活性的检测 | 第38-46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4.2.1 试剂 | 第38-39页 |
4.2.2 肽模板金簇的合成及特性 | 第39页 |
4.2.3 肽模板 AuNCs 信标的无标记检测弹性蛋白酶 | 第39-40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4页 |
4.3.1 实验设计与工作原理 | 第40页 |
4.3.2 肽模板 AuNCs 的特征表征 | 第40-41页 |
4.3.3 弹性蛋白酶检测的现象验证 | 第41-42页 |
4.3.4 AuNCs 荧光淬灭的机理验证 | 第42-44页 |
4.3.5 肽模板 AuNCs 生物传感器检测弹性蛋白酶活性的工作曲线 | 第44页 |
4.4 小结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