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合作学习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4.1 文献资料法 | 第12页 |
1.4.2 调查法 | 第12-13页 |
1.4.3 实验法 | 第13页 |
1.4.4 数理统计法 | 第13页 |
1.4.5 逻辑分析法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2.1 国内外关于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 第15-16页 |
2.1.1 国外关于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 第15页 |
2.1.2 国内关于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 第15-16页 |
2.2 分组合作学习运用在教学实验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6页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6-17页 |
2.2.3 教学交往属性理论 | 第17页 |
2.2.4 课堂教学技术理论 | 第17-18页 |
2.3 分组合作学习与传统学习的区别 | 第18-19页 |
2.3.1 小组构建不同 | 第18页 |
2.3.2 组长的责任不同 | 第18页 |
2.3.3 组织目标不同 | 第18-19页 |
3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19-41页 |
3.1 实验设计 | 第19-31页 |
3.1.1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确定 | 第19页 |
3.1.2 实验班分组 | 第19页 |
3.1.3 分组合作学习控制 | 第19-20页 |
3.1.4 分组合作学习激励方法 | 第20页 |
3.1.5 预实验 | 第20-31页 |
3.2 正式实验 | 第31-41页 |
3.2.1 实验对象 | 第31页 |
3.2.2 实验时间 | 第31页 |
3.2.3 考试内容及评分标准 | 第31-32页 |
3.2.4 前测 | 第32页 |
3.2.5 教学过程 | 第32-36页 |
3.2.6 后侧 | 第36-38页 |
3.2.7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4 结论与建议 | 第41-43页 |
4.1 结论 | 第41页 |
4.2 建议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