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NDIS-Ⅱ的陕西黄龙山森林景观演变动态模拟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研究综述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1.2.1 森林演替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森林景观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3 景观动态模拟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4 LANDIS 模型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7-18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2 研究目的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 第19-22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2.1.1 地理概况 | 第19-20页 |
2.1.2 土壤特征 | 第20页 |
2.1.3 气候和水文特征 | 第20页 |
2.1.4 林区物种资源 | 第20页 |
2.1.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1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2-36页 |
3.1 研究方法 | 第22-35页 |
3.1.1 LANDIS 模型机理 | 第22-24页 |
3.1.2 立地类型划分 | 第24-26页 |
3.1.3 模拟树种选择 | 第26-27页 |
3.1.4 相关参数设计 | 第27-31页 |
3.1.5 景观评价指数 | 第31-34页 |
3.1.6 模拟方案设计 | 第34-35页 |
3.2 技术路线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6-46页 |
4.1 斑块所占景观面积比例 | 第36-37页 |
4.2 树种的相对聚集度指数变化 | 第37-38页 |
4.3 景观分维数变化 | 第38-39页 |
4.4 景观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变化 | 第39-41页 |
4.5 树种年龄结构变化 | 第41-44页 |
4.6 模型适用性验证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6-48页 |
5.1 结论 | 第46-47页 |
5.2 讨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作者简介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