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27页 |
1.1 细胞固定化技术 | 第11-12页 |
1.1.1 吸附法 | 第11页 |
1.1.2 交联法 | 第11页 |
1.1.3 包埋法 | 第11-12页 |
1.2 磁辅助固定化技术 | 第12-16页 |
1.2.1 磁性材料 | 第12页 |
1.2.2 载体材料 | 第12-13页 |
1.2.3 磁性载体构建方法 | 第13页 |
1.2.4 多孔磁性载体 | 第13-14页 |
1.2.5 磁性纳米载体 | 第14-16页 |
1.3 磁辅助反应器技术 | 第16-21页 |
1.3.1 磁场的构建 | 第16-17页 |
1.3.1.1 轴向电磁场 | 第16-17页 |
1.3.1.2 径向电磁场 | 第17页 |
1.3.2 磁辅助生物反应器 | 第17-21页 |
1.3.2.1 磁辅助搅拌罐生物反应器 | 第18页 |
1.3.2.2 磁辅助固定床生物反应器 | 第18-19页 |
1.3.2.3 磁稳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 第19-21页 |
1.4 3-羟基丙醛的生物法制备 | 第21-25页 |
1.4.1 3-羟基丙醛的概述 | 第21-22页 |
1.4.2 甘油的生物转化 | 第22-24页 |
1.4.3 代谢甘油的微生物 | 第24-25页 |
1.4.4 3-HPA 生物转化工艺 | 第25页 |
1.5 本课题拟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磁性纳米粒子修饰细胞的研究 | 第27-51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7-30页 |
2.1.1 实验菌种 | 第27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1.3 改良培养基 | 第28页 |
2.1.4 YPD 培养基 | 第28-29页 |
2.1.5 LB 培养基 | 第29页 |
2.1.6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2.2.1 羧基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30页 |
2.2.2 菌体的培养 | 第30-31页 |
2.2.2.1 L. reuteri 的培养 | 第30页 |
2.2.2.2 S. cerevisiae 培养 | 第30页 |
2.2.2.3 E. coli 的培养 | 第30-31页 |
2.2.3 菌体的收集 | 第31页 |
2.2.3.1 L. reuteri 的收集 | 第31页 |
2.2.3.2 S. cerevisiae 的收集 | 第31页 |
2.2.3.3 E. coli 的收集 | 第31页 |
2.2.4 细胞浓度的测定 | 第31页 |
2.2.5 羧基修饰磁性纳米粒子修饰细胞 | 第31-32页 |
2.2.5.1 L. reuteri 的磁修饰 | 第31-32页 |
2.2.5.2 S. cerevisiae 与 E. coli 的磁修饰 | 第32页 |
2.2.6 MNP@Cell 的磁分离 | 第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8页 |
2.3.1 磁性纳米粒子修饰 L. reuteri | 第32-37页 |
2.3.1.1 细胞与磁性纳米粒子相对质量比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1.2 pH 的影响 | 第33-34页 |
2.3.1.3 粒子浓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2.3.1.4 盐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1.5 讨论 | 第36-37页 |
2.3.2 磁性纳米粒子修饰 S. cerevisiae | 第37-43页 |
2.3.2.1 细胞与磁性纳米粒子相对质量比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2.2 pH 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2.3 粒子浓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2.3.2.4 盐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40-41页 |
2.3.2.5 讨论 | 第41-43页 |
2.3.3 磁性纳米粒子修饰 E. coli | 第43-48页 |
2.3.3.1 细胞与磁性纳米粒子相对质量比的影响 | 第43-44页 |
2.3.3.2 pH 的影响 | 第44-45页 |
2.3.3.3 粒子浓度的影响 | 第45页 |
2.3.3.4 盐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2.3.3.5 讨论 | 第46-4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3章 磁固定床截留磁修饰罗伊氏乳杆菌的研究 | 第51-63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51-53页 |
3.1.1 实验菌种 | 第51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51-52页 |
3.1.3 L. reuteri 培养基 | 第52页 |
3.1.4 实验仪器 | 第52-53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53-57页 |
3.2.1 羧基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53页 |
3.2.2 L. reuteri 的培养方法 | 第53页 |
3.2.3 L. reuteri 的直接磁修饰 | 第53页 |
3.2.4 磁固定床反应器的构建 | 第53-54页 |
3.2.5 分析方法 | 第54-57页 |
3.2.5.1 流出液浊度的测定 | 第54页 |
3.2.5.2 总铁含量与 OD510的标准曲线 | 第54-55页 |
3.2.5.3 样品中总铁含量的测定 | 第55页 |
3.2.5.4 磁性纳米粒子浓度的计算 | 第55-56页 |
3.2.5.5 磁性纳米粒子个数的计算 | 第56页 |
3.2.5.6 活菌数的测定 | 第56页 |
3.2.5.7 单个细胞上粒子负载量的计算 | 第56-5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3.3.1 流出体积对 L. reuteri 截留的影响 | 第57-58页 |
3.3.2 螺线管电流强度对 L. reuteri 截留的影响 | 第58-59页 |
3.3.3 流速对 L. reuteri 截留的影响 | 第59-60页 |
3.3.4 床层空隙率对 L. reuteri 截留的影响 | 第60-61页 |
3.3.5 细胞/粒子质量比对 L. reuteri 截留的影响 | 第61-6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4章 磁固定床反应器转化甘油的研究 | 第63-89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63-64页 |
4.1.1 实验菌种 | 第63页 |
4.1.2 实验试剂 | 第63页 |
4.1.3 L. reuteri 培养基 | 第63页 |
4.1.4 实验仪器 | 第63-64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4-69页 |
4.2.1 羧基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64页 |
4.2.2 L. reuteri 的培养方法 | 第64页 |
4.2.3 L. reuteri 的直接磁修饰 | 第64-65页 |
4.2.4 磁固定床反应器 | 第65-66页 |
4.2.5 磁固定床反应器的操作 | 第66-67页 |
4.2.6 分析方法 | 第67-69页 |
4.2.6.1 3-HPA 浓度的测定 | 第67-68页 |
4.2.6.2 代谢物浓度的测定 | 第68-69页 |
4.2.6.3 反应器空隙率的测定 | 第69页 |
4.2.6.4 反应器中平均细胞负载密度的测定 | 第6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9-86页 |
4.3.1 磁固定床反应器空隙率及平均细胞负载浓度 | 第69-70页 |
4.3.2 磁固定床反应器甘油批式转化 | 第70-75页 |
4.3.2.1 底物浓度对甘油转化的影响 | 第70-72页 |
4.3.2.2 循环倍率对甘油转化的影响 | 第72-73页 |
4.3.2.3 pH 对甘油转化的影响 | 第73-75页 |
4.3.3 磁固定床反应器中 MNP@Cell 的活化 | 第75-84页 |
4.3.3.1 甘油直接二次转化 | 第75-76页 |
4.3.3.2 不同活化基质对 MNP@Cell 活化的影响 | 第76-79页 |
4.3.3.3 初次转化时间对 MNP@Cell 活化的影响 | 第79-82页 |
4.3.3.4 循环倍率对 MNP@Cell 活化的影响 | 第82-84页 |
4.3.4 反应器中 MNP@Cell 的重复利用 | 第84-8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9-91页 |
5.1 总结 | 第89-90页 |
5.2 展望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1页 |
致谢 | 第101-10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