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缩略词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2-17页 |
1 临床资料 | 第12-14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2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1.3 纳入标准 | 第13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3页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第13-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1 神经功能评定 | 第14-15页 |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责任病灶的MRI评定 | 第15-16页 |
2.3 统计学分析 | 第16页 |
3 研究结果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 第17-2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17页 |
1.2 实验动物 | 第1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2.1 分组 | 第17-18页 |
2.2 造模方法 | 第18-19页 |
2.3 治疗方法 | 第19页 |
2.4 检测指标及方法 | 第19-20页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2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0-23页 |
3.1 磁共振影像检测椎间盘信号变化 | 第20-21页 |
3.2 椎间盘细胞中actin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 | 第21页 |
3.3 椎间盘细胞中tubulin相对表达量组间比较 | 第21-23页 |
讨论 | 第23-33页 |
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第23-25页 |
1.1 关于本病的古代文献记载 | 第23页 |
1.2 本病的中医学病因病机 | 第23-25页 |
2 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第25-27页 |
2.1 流行病学 | 第25页 |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25-27页 |
3 本课题的确立依据与结果讨论 | 第27-33页 |
3.1 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 第27-28页 |
3.2 Actin、tubulin与腰椎间盘退变 | 第28-30页 |
3.3 研究方案相关评价表确立依据 | 第30-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3页 |
附录 | 第43-51页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第43-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二 知情同意书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