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7页 |
1.1 超快光学的发展历程 | 第10-14页 |
1.2 高能量周期量级超短脉冲产生 | 第14-20页 |
1.2.1 空芯光纤光谱展宽技术 | 第15-17页 |
1.2.2 固体薄片组光谱展宽技术 | 第17-20页 |
1.3 飞秒激光的载波包络相位控制 | 第20-24页 |
1.3.1 振荡器的载波包络相位控制 | 第20-23页 |
1.3.2 放大器的载波包络相位控制 | 第23-24页 |
1.4 高次谐波与单阿秒脉冲产生 | 第24-25页 |
1.4.1 高次谐波简介 | 第24-25页 |
1.4.2 单阿秒脉冲的产生及测量 | 第25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FEMTO激光器简介 | 第27-39页 |
2.1 振荡器简介 | 第28-31页 |
2.1.1 振荡器输出参数 | 第28-29页 |
2.1.2 振荡器调节方法 | 第29-30页 |
2.1.3 振荡器常见问题 | 第30页 |
2.1.4 振荡器调节时的注意事项 | 第30-31页 |
2.2 展宽器简介 | 第31-32页 |
2.3 放大器简介 | 第32-34页 |
2.4 压缩器简介 | 第34-37页 |
2.5 总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利用固体薄片组产生超连续光谱的实验研究 | 第39-56页 |
3.1 利用固体薄片组产生超连续光谱的实验原理 | 第40-42页 |
3.2 利用固体薄片组产生超连续光谱的实验 | 第42-49页 |
3.2.1 超连续光谱产生的实验介绍 | 第42-45页 |
3.2.2 超连续光谱的产生机理 | 第45-46页 |
3.2.3 实验结果 | 第46-48页 |
3.2.4 小结 | 第48-49页 |
3.3 基于固体薄片组的中心波长在400nm的连续谱产生实验研究 | 第49-55页 |
3.3.1 实验装置 | 第50-51页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4页 |
3.3.3 小结 | 第54-55页 |
3.4 总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少周期脉冲的载波包络相位锁定的实验研究 | 第56-68页 |
4.1 振荡器的CEP锁定实验研究 | 第56-59页 |
4.2 放大脉冲的CEP锁定实验研究 | 第59-66页 |
4.2.1 放大器CEP锁定的光源简介 | 第59-60页 |
4.2.2 利用固体超连续光源进行放大器CEP锁定的实验装置 | 第60-63页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3-66页 |
4.3 总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固体超连续光源驱动高次谐波产生实验研究 | 第68-86页 |
5.1 高次谐波的发展 | 第68-71页 |
5.2 三步模型简介 | 第71-75页 |
5.3 高次谐波产生装置 | 第75-78页 |
5.4 光谱仪标定 | 第78-81页 |
5.5 利用由固体薄片组产生的周期量级超短脉冲驱动高次谐波产生的实验研究 | 第81-85页 |
5.5.1 驱动激光脉宽对高次谐波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82-83页 |
5.5.2 载波包络相位对高次谐波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83-85页 |
5.6 总结 | 第85-86页 |
第六章 单阿秒脉冲的产生与测量 | 第86-94页 |
6.1 单阿秒脉冲的产生方法简介 | 第86-87页 |
6.2 单阿秒脉冲的测量方法简介 | 第87-88页 |
6.3 阿秒束线介绍 | 第88-92页 |
6.4 总结 | 第92-9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8页 |
7.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 | 第94-96页 |
7.2 展望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12页 |
个人简历及发表文章目录 | 第112-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