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变压器、变流器及电抗器论文--变流器论文--逆变器论文

弱电网环境下光伏并网逆变器电流环控制方法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前言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9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3页
        1.2.1 并网逆变器电流环控制策略第10-11页
        1.2.2 并网逆变器的锁相方式第11-12页
        1.2.3 并网逆变器的滤波方法第12-1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安排第13-15页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页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3-15页
2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与控制策略第15-27页
    2.1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第15-17页
        2.1.1 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的基本结构第15页
        2.1.2 三相逆变系统在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第15-17页
    2.2 基于电网电压定向的电流控制策略第17-20页
        2.2.1 电流环控制器的设计第18-20页
    2.3 网压前馈的比例谐振控制策略第20-23页
        2.3.1 基于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比例谐振控制第20-21页
        2.3.2 比例谐振控制器特性分析第21-22页
        2.3.3 比例谐振控制器的数字实现第22-23页
    2.4 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分析第23-25页
        2.4.1 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仿真波形第23-24页
        2.4.2 电流比例积分控制策略仿真第24页
        2.4.3 电流比例谐振控制策略仿真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7页
3 三相并网逆变系统的锁相环设计第27-41页
    3.1 基于过零点检测的软件锁相环第27-28页
    3.2 基于反正切三角函数的软件锁相环第28-29页
        3.2.1 基本原理第28页
        3.2.2 锁相误差分析第28-29页
    3.3 基于单同步坐标系的软件锁相环第29-33页
        3.3.1 基本原理第29-31页
        3.3.2 弱电网环境下下产生锁相误差分析第31-33页
    3.4 适应弱电网环境的锁相环改进方法第33-38页
        3.4.1 基于前置滤波器的锁相改进方法第34-35页
        3.4.2 基于t/4延时的锁相改进方法第35-36页
        3.4.3 基于广义积分器的锁相环改进方法第36-38页
    3.5 仿真结果分析第38-40页
        3.5.1 单同步旋转坐标系锁相环仿真分析第38-39页
        3.5.2 信号延时锁相环仿真分析第39页
        3.5.3 广义积分器锁相环仿真分析第39-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三相并网逆变系统的硬件设计第41-57页
    4.1 硬件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第41页
    4.2 主控制芯片的选择第41-42页
    4.3 主功率电路的设计第42-46页
        4.3.1 输入滤波电容的选取第43页
        4.3.2 功率开关管的参数设计第43页
        4.3.3 隔离与驱动电路的设计第43-44页
        4.3.4 智能功率模块IPM在逆变系统中的应用第44-45页
        4.3.5 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第45-46页
    4.4 信号采集和调理电路的设计第46-48页
        4.4.1 电压电流传感器的选择第46页
        4.4.2 信号调理电路的参数计算第46-48页
        4.4.3 基于Multisim的调理电路仿真第48页
    4.5 输出滤波电路的选取与计算第48-55页
        4.5.1 滤波器结构的对比选型第49-50页
        4.5.2 LCL滤波器参数设计约束条件第50-51页
        4.5.3 滤波器参数的计算第51-52页
        4.5.4 滤波电感磁芯选型与绕制第52-55页
    4.6 辅助供电电路设计第55-56页
    4.7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三相并网逆变器的软件系统设计第57-69页
    5.1 软件系统的基本思路与优化设计第57页
    5.2 控制器资源分配与规划第57-59页
        5.2.1 控制器资源分配第57-58页
        5.2.2 控制器程序规划第58-59页
    5.3 主程序设计第59-60页
    5.4 子程序设计第60-67页
        5.4.1 中断优先级划分第60-61页
        5.4.2 下溢中断子程序第61-62页
        5.4.3 AD 转换传输子程序第62-64页
        5.4.4 频率捕获中断子程序第64-66页
        5.4.5 软件锁相子程序第66-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6 实验平台搭建与结果分析第69-75页
    6.1 实验平台的搭建第69-70页
    6.2 实验结果分析第70-74页
        6.2.1 PWM驱动电路波形第70页
        6.2.2 采集调理电路波形第70-71页
        6.2.3 逆变输出波形第71-73页
        6.2.4 锁相输出波形第73-74页
    6.3 本章小节第74-75页
7 总结与展望第75-77页
    7.1 工作总结第75页
    7.2 展望第75-77页
致谢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CL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ZIF基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