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光催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光催化机理 | 第9-11页 |
1.2.2 光催化材料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BiFeO_3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BiFeO_3的基本性质与应用 | 第12-14页 |
1.3.2 BiFeO_3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3 BiFeO_3的光催化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第15页 |
1.4 提高BiFeO_3光催化性能的途径与方法 | 第15-18页 |
1.4.1 调控晶体结构和形貌 | 第16页 |
1.4.2 离子掺杂改性 | 第16-17页 |
1.4.3 复合形成异质结 | 第17-18页 |
1.4.4 嵌入贵金属纳米颗粒 | 第18页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 第18-21页 |
2 样品的制备与表征 | 第21-31页 |
2.1 实验设备及材料简介 | 第21-22页 |
2.2 样品的制备 | 第22-24页 |
2.2.1 BiFeO_3薄膜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2 N掺杂BiFeO_3(N-BiFeO_3)薄膜的制备 | 第23-24页 |
2.2.3 N-BiFeO_3/N-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24页 |
2.3 薄膜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24-26页 |
2.3.1 相结构分析 | 第25页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25页 |
2.3.3 拉曼散射分析 | 第25页 |
2.3.4 微观结构分析 | 第25-26页 |
2.4 薄膜的光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26-29页 |
2.4.1 光吸收性能分析 | 第26页 |
2.4.2 光致发光性能分析 | 第26-27页 |
2.4.3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27-29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3 BiFeO_3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第31-43页 |
3.1 溅射气压对BiFeO_3薄膜相结构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 氧氩比对BiFeO_3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第33-39页 |
3.2.1 薄膜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33-36页 |
3.2.2 薄膜的光学与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36-39页 |
3.3 退火温度对BiFeO_3薄膜相结构的影响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N-BiFeO_3薄膜的结构与性能分析 | 第43-55页 |
4.1 N-BiFeO_3薄膜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43-48页 |
4.1.1 相结构分析 | 第43-44页 |
4.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44-46页 |
4.1.3 拉曼散射分析 | 第46-47页 |
4.1.4 微观结构分析 | 第47-48页 |
4.2 N-BiFeO_3薄膜的光学与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48-54页 |
4.2.1 光吸收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4.2.2 光致发光性能分析 | 第49-50页 |
4.2.3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50-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5 N-BiFeO_3/N-TiO_2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能分析 | 第55-65页 |
5.1 N-BiFeO_3/N-TiO_2复合薄膜的结构表征与分析 | 第55-58页 |
5.1.1 相结构分析 | 第55-56页 |
5.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56-57页 |
5.1.3 微观结构分析 | 第57-58页 |
5.2 N-BiFeO_3/N-TiO_2复合薄膜的光学与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58-64页 |
5.2.1 光吸收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5.2.2 光致发光性能分析 | 第59-60页 |
5.2.3 光催化性能分析 | 第60-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