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1 引言 | 第6-8页 |
| 2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概述 | 第8-14页 |
| 2.1 原因自由行为概念的争议 | 第8页 |
| 2.2 原因自由行为范围的界定 | 第8-12页 |
| 2.2.1 原因自由行为的责任能力状态 | 第9页 |
| 2.2.2 原因自由行为的主观罪过的界定 | 第9-12页 |
| 2.3 小结 | 第12-14页 |
| 3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困境 | 第14-18页 |
| 3.1 意思决定说及其缺陷 | 第14-15页 |
| 3.2 原因行为支配可能性说及其缺陷 | 第15页 |
| 3.3 责任例外说及其缺陷 | 第15-16页 |
| 3.4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改进尝试及其评价 | 第16-18页 |
| 3.4.1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改进尝试——间接正犯说 | 第16页 |
| 3.4.2 对间接正犯说的评析 | 第16-18页 |
| 4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的出路 | 第18-26页 |
| 4.1 行为概念的新的解读 | 第18-19页 |
| 4.1.1 一般意义上的行为的概念 | 第18-19页 |
| 4.1.2 犯罪行为的概念 | 第19页 |
| 4.2 新犯罪行为概念下的犯罪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 第19-20页 |
| 4.2.1 犯罪主体要件 | 第19-20页 |
| 4.2.2 犯罪主观要件 | 第20页 |
| 4.3 新行为概念下“着手”的标准 | 第20-21页 |
| 4.4 原因自由行为理论现有困境的突破 | 第21-26页 |
| 4.4.1 原因自由行为的概念及行为性质 | 第21-22页 |
| 4.4.2 故意自陷的原因自由行为的故意犯的可罚性根据 | 第22-26页 |
| 5 结语 | 第26-28页 |
| 致谢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