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社会与环境论文--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文

半干旱区居民环境保护参与意愿与行为影响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21页
        1.3.1 环境保护行为第15-16页
        1.3.2 影响环境保护行为的因素第16-20页
        1.3.3 相关研究评述第20-21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1-23页
        1.4.1 研究思路第21-23页
        1.4.2 研究方法第23页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23-24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4-26页
    2.1 公众参与理论第24页
        2.1.1 公众参与的概念第24页
        2.1.2 公众参与的方式第24页
    2.2 环境保护行为的概念第24-26页
第三章 半干旱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意愿分析第26-38页
    3.1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第26-27页
        3.1.1 研究区概况第26页
        3.1.2 问卷设计和数据来源第26页
        3.1.3 受访者基本情况第26-27页
    3.2 居民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意愿现状第27-30页
        3.2.1 环境认知水平第27-28页
        3.2.2 榜样效应第28页
        3.2.3 环境敏感度第28-29页
        3.2.4 政府行为评价第29页
        3.2.5 社交媒体第29页
        3.2.6 环境状况第29-30页
    3.3 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意愿现状第30页
    3.4 不同个人特征与环境保护参与意愿第30-33页
        3.4.1 性别第30页
        3.4.2 年龄第30-31页
        3.4.3 受教育程度第31页
        3.4.4 职业是否与环境保护有关第31-32页
        3.4.5 收入第32-33页
    3.5 环境认知第33-34页
        3.5.1 两山理论第33页
        3.5.2 个人环境保护行为重要性认知第33-34页
        3.5.3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认知第34页
    3.6 榜样效应第34-35页
        3.6.1 劳动模范第34-35页
        3.6.2 亲友第35页
    3.7 环境敏感度第35页
    3.8 政府行为评价第35-36页
    3.9 社交媒体第36-37页
    3.10 环境状况第37页
    3.11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居民环境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38-44页
    4.1 模型设计与变量选取第38-41页
        4.1.1 变量选取第38-39页
        4.1.2 描述性统计第39-41页
    4.2 回归结果第41页
    4.3 稳健性检验第41-42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42-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第44-47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44-45页
    5.2 政策建议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作者简介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水泥固化体重金属动态浸出规律研究
下一篇:戴维·佩珀的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