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9-2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2页 |
五、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22-24页 |
第一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4-36页 |
第一节 创业板市场的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一、创业板市场的定义 | 第24页 |
二、创业板市场的特点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关理论 | 第26-30页 |
一、私募股权投资的概念及特征 | 第26-28页 |
二、私募股权投资的组织形式 | 第28-30页 |
第三节 IPO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 第30-34页 |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及表现方式 | 第30-32页 |
二、真实盈余管理的定义及手段 | 第32-33页 |
三、IPO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二章 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及对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机理分析 | 第36-45页 |
第一节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36-40页 |
一、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历程 | 第36-38页 |
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现状 | 第38-40页 |
第二节 私募股权投资的IPO效应 | 第40-43页 |
一、认证假说 | 第41页 |
二、筛选和监督假说 | 第41-42页 |
三、逐名效应假说 | 第42-43页 |
第三节 私募股权投资对IPO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 | 第43-44页 |
一、PE对IPO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 | 第43页 |
二、PE对IPO真实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私募股权投资对创业板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45-79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与样本选取 | 第45-47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45-46页 |
二、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6-47页 |
第二节 模型构建与变量定义 | 第47-56页 |
一、模型构建 | 第47-53页 |
二、变量定义 | 第53-56页 |
第三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62页 |
一、我国创业板IPO公司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6-60页 |
二、我国创业板IPO公司样本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60-62页 |
第四节 变量相关性分析 | 第62-65页 |
一、变量相关系数的计算 | 第62-63页 |
二、变量相关程度分析 | 第63-65页 |
第五节 多元回归分析 | 第65-71页 |
一、有无PE对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65-66页 |
二、PE机构声誉对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66-68页 |
三、PE持股比例对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68-69页 |
四、联合PE投资对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69-70页 |
五、控制变量对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综合回归分析 | 第70-71页 |
第六节 稳健性检验 | 第71-78页 |
一、有无PE对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再回归分析 | 第72-73页 |
二、PE机构声誉对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再回归分析 | 第73-75页 |
三、PE持股比例对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再回归分析 | 第75-76页 |
四、联合PE投资对IPO真实盈余管理影响的再回归分析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四章 实证结论及建议 | 第79-87页 |
第一节 实证结论 | 第79-82页 |
一、IPO真实盈余管理的存在性 | 第79页 |
二、PE的介入与IPO真实盈余管理 | 第79-80页 |
三、PE机构的声誉与IPO真实盈余管理 | 第80页 |
四、PE持股比例与IPO真实盈余管理 | 第80-81页 |
五、联合PE投资与IPO真实盈余管理 | 第81-82页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第82-86页 |
一、完善创业板市场制度 | 第82-84页 |
二、完善私募股权投资体系 | 第84-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录 | 第95-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