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1.2 国内外本学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17-21页 |
1.2.1 氮磷供应条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 第17页 |
1.2.2 氮磷供应条件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生物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1.2.3 氮磷供应条件对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18-19页 |
1.2.4 群落多样性与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关系 | 第19-20页 |
1.2.5 植物-土壤养分含量的相互关系 | 第20页 |
1.2.6 群落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 研究目的、内容及科学问题 | 第21-22页 |
1.4 研究区概况 | 第22-23页 |
1.5 研究方案 | 第23-27页 |
1.5.1 氮磷添加方案 | 第23-25页 |
1.5.2 野外调查与取样 | 第25页 |
1.5.3 土壤性状及植物养分含量测定方法 | 第25页 |
1.5.4 数据分析 | 第25-27页 |
1.6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2章 氮磷供应条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 第28-34页 |
2.1 不同氮磷供应条件下土壤pH及EC差异 | 第28-29页 |
2.2 不同氮磷供应条件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 第29-32页 |
2.3 讨论 | 第32-33页 |
2.3.1 氮磷供应条件对土壤pH及EC的影响 | 第32页 |
2.3.2 氮磷供应条件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2.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氮磷供应条件对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第34-46页 |
3.1 氮磷供应条件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 氮磷供应条件对优势植物重要值的影响 | 第35-38页 |
3.3 群落优势植物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 氮磷供应条件对生物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3.4.1 氮磷供应条件对群落及优势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39-41页 |
3.4.2 优势植物和群落生物量间相关关系 | 第41-42页 |
3.5 讨论 | 第42-45页 |
3.5.1 氮磷供应量和供应比例对群落结构影响差异 | 第42页 |
3.5.2 氮磷供应条件对优势物种重要值影响差异 | 第42-43页 |
3.5.3 优势物种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4 氮磷供应条件对群落及优势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 第44页 |
3.5.5 群落结构年度间变化 | 第44-45页 |
3.6 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氮磷供应条件对群落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46-54页 |
4.1 氮磷供应条件对群落C、N、P含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 氮磷供应条件对群落C:N:P的影响 | 第47-49页 |
4.3 群落C、N、P含量与C:N:P的相关性 | 第49-50页 |
4.4 讨论 | 第50-52页 |
4.4.1 群落C、N、P含量及C:N:P受氮磷供应条件影响强度差异 | 第50-52页 |
4.4.2 氮磷供应量与供应比例交互作用对群落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 第52页 |
4.5 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土壤性状、群落化学计量特征及群落结构相互关系 | 第54-68页 |
5.1 土壤性状与植物群落化学计量特征相关性 | 第54-57页 |
5.1.1 土壤-群落养分含量相互关系 | 第54-55页 |
5.1.2 土壤盐碱度-群落养分含量相互关系 | 第55-57页 |
5.2 土壤性状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相关性 | 第57-60页 |
5.2.1 土壤养分含量-群落物种多样性相互关系 | 第57-59页 |
5.2.2 土壤盐碱度-群落物种多样性相互关系 | 第59-60页 |
5.3 群落化学计量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相关性 | 第60-64页 |
5.4 讨论 | 第64-67页 |
5.4.1 土壤性状-植物群落养分含量相互关系 | 第64-65页 |
5.4.2 土壤性状-群落物种多样性相互关系 | 第65-66页 |
5.4.3 群落化学计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相互关系 | 第66-67页 |
5.5 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6.2 研究特色与展望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