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3页 |
1.3 火灾探测技术的发展 | 第13-14页 |
1.4 传统的火灾探测技术 | 第14-16页 |
1.4.1 感温火灾探测器 | 第14-15页 |
1.4.2 感烟火灾探测器 | 第15-16页 |
1.4.3 感光式火灾探测器 | 第16页 |
1.4.4 气敏火灾探测器 | 第16页 |
1.5 基于视频图像的火灾探测技术 | 第16-17页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系统相关理论分析与整体设计方案 | 第19-30页 |
2.1 火灾的信号特征 | 第19-22页 |
2.1.1 火灾的温度特性 | 第19-20页 |
2.1.2 火灾的图像特征 | 第20-21页 |
2.1.3 火灾视频图像处理 | 第21-22页 |
2.2 火眼火灾探测软件 | 第22-23页 |
2.3 GPRS网络技术 | 第23-25页 |
2.3.1 GPRS概述 | 第23-24页 |
2.3.2 GPRS特点 | 第24页 |
2.3.3 GPRS系统原理 | 第24-25页 |
2.3.4 GPRS在远程监控中的应用 | 第25页 |
2.4 MMS技术 | 第25-28页 |
2.4.1 MMS概述 | 第25-26页 |
2.4.2 MMS实现方式 | 第26-27页 |
2.4.2.1 基于WAP方式的实现 | 第26-27页 |
2.4.2.2 基于IP方式的实现 | 第27页 |
2.4.3 MMS发送流程 | 第27-28页 |
2.5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基于“火眼”软件的通信协议转换模块 | 第30-43页 |
3.1 TCP/IP协议 | 第30-32页 |
3.2 socket | 第32-35页 |
3.2.1 socket概述 | 第32-33页 |
3.2.2 socket通信 | 第33页 |
3.2.3 socket编程API | 第33-35页 |
3.3 “火眼”网络模型与数据包 | 第35-37页 |
3.3.1 “火眼”网络模型 | 第35-36页 |
3.3.2 “火眼”网络包格式 | 第36-37页 |
3.4 以太网-串口数据传输 | 第37-42页 |
3.4.1 ZNE-200T以太网转串口模块 | 第37-38页 |
3.4.2 串口传输协议 | 第38-39页 |
3.4.3 以太网传输协议 | 第39-41页 |
3.4.4 “火眼”以太网信息传输串口程序实现 | 第41-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GPRS的短信/彩信收发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第43-51页 |
4.1 基于GPRS的短信/彩信收发模块总体设计方案 | 第43-45页 |
4.1.1 短信/彩信收发模块总体功能 | 第43页 |
4.1.2 短信/彩信收发模块设计特点 | 第43-44页 |
4.1.3 短信/彩信收发模块设计方案 | 第44-45页 |
4.2 微控制器模块 | 第45-46页 |
4.2.1 微控制器stm32f103C8T6概述 | 第45页 |
4.2.2 微控制器stm32f103C8T6复位以及振荡电路 | 第45-46页 |
4.3 电源模块 | 第46-47页 |
4.4 GPRS模块 | 第47-50页 |
4.4.1 SIM900A | 第47-48页 |
4.4.2 SIM900A开关机方法 | 第48-49页 |
4.4.3 SIM900A模块SIM卡 | 第49-50页 |
4.5 串口通信模块 | 第5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基于GPRS的短信/彩信收发模块软件设计 | 第51-61页 |
5.1 模块主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5.2 通信模块 | 第52-60页 |
5.2.1 AT指令 | 第52-54页 |
5.2.2 JPEG图像压缩 | 第54-56页 |
5.2.3 短信/彩信发送 | 第56-6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A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