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重金属元素迁移过程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前言第14-15页
1. 绪论第15-21页
    1.1 山地森林与对接水体的生物地球化学联系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 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第16-18页
    1.3 山地森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生物元素循环第18-20页
        1.3.1 集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第18页
        1.3.2 山地森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组成第18-19页
        1.3.3 重金属元素在山地森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迁移第19-20页
    1.4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重金属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1 亚高山针叶林的生态战略地位第20页
        1.4.2 亚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重金属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第20-21页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页
    1.6 本研究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21页
2.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21-29页
    2.1 研究区域概况第21-24页
    2.2 定位监测第24-28页
        2.2.1 样地设置与样品采集处理第24-25页
        2.2.2 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5页
        2.2.3 室内实验及方法第25-28页
    2.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74页
    3.1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重金属贮量及分配格局第29-37页
        3.1.1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Hg贮量及分配格局第31-32页
        3.1.2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As贮量及分配格局第32-33页
        3.1.3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Zn贮量及分配格局第33-34页
        3.1.4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Ni贮量及分配格局第34-35页
        3.1.5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Cu贮量和及配格局第35-36页
        3.1.6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Cd贮量及分配格局第36-37页
    3.2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凋落物重金属输入与输出特征第37-54页
        3.2.1 凋落物产量及输出输入动态第37-41页
        3.2.2 凋落物的Hg含量及其输出/输入动态第41-46页
        3.2.3 凋落物的As含量及其输出/输入动态第46-48页
        3.2.4 凋落物的Zn含量及其输出/输入动态第48-49页
        3.2.5 凋落物的Ni含量及其输出/输入动态第49-51页
        3.2.6 凋落物的Cu含量及其输出/输入动态第51-52页
        3.2.7 凋落物的Cd含量及其输出/输入动态第52-54页
    3.3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水体重金属元素输出特征第54-60页
        3.3.1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水体Hg含量及输出动态第54-57页
        3.3.2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的水体As含量及输出动态第57-60页
    3.4 森林溪流不同组分的重金属随不同关键时期的变化特征第60-74页
        3.4.1 不同溪流上、中、下游沉积物、凋落物和水体贮量动态第60-65页
        3.4.2 不同溪流上、中、下游Hg贮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第65-66页
        3.4.3 不同溪流上、中、下游As贮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第66-68页
        3.4.4 不同溪流上、中、下游Zn贮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第68-70页
        3.4.5 不同溪流上、中、下游Ni贮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第70-71页
        3.4.6 不同溪流上、中、下游Cu贮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第71-73页
        3.4.7 不同溪流上、中、下游Cd贮量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第73-74页
4. 讨论与结论第74-81页
    4.1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凋落物、水和沉积物动态变化过程第74-75页
    4.2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不同时期重金属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第75-78页
    4.3 亚高山针叶林溪流-河流集合生态系统重金属动态变化过程第78-80页
    4.4 结论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9页
致谢第89-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岷江流域典型生态系统土壤动物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有机组分的影响
下一篇:柏木低效林林窗改造后植物—凋落物—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