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硅酸盐工业论文--水泥工业论文--生产过程与设备论文

水泥辊压机磨辊表面形态设计及其耐磨性与破碎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1.2 研究现状第10-17页
        1.2.1 磨辊耐磨技术研究第10-13页
        1.2.2 破碎理论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3 非光滑耐磨技术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仿生凹坑形磨辊设计及其磨损试验第19-35页
    2.1 仿生凹坑形磨辊设计第19-20页
    2.2 磨损试验原理及方法第20-22页
        2.2.1 试验方案第20页
        2.2.2 试验方法第20-22页
    2.3 试验数据分析第22-34页
        2.3.1 前两次磨损试验数据分析第23-27页
        2.3.2 中间两次及最后两次磨损试验数据分析第27-29页
        2.3.3 总磨损量试验数据分析第29-33页
        2.3.4 结果讨论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仿生凹坑形磨辊耐磨机理分析第35-47页
    3.1 基于 ANSYS 软件的磨辊有限元计算第35-39页
        3.1.1 磨辊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5-36页
        3.1.2 定义单元属性及网格划分第36-37页
        3.1.3 施加载荷及求解第37-39页
    3.2 磨辊应力分析第39-43页
    3.3 模拟结果讨论第43-44页
    3.4 仿生凹坑形磨辊耐磨机理分析第44-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仿生凹坑形磨辊破碎性能试验第47-57页
    4.1 破碎性试验方法第47-48页
        4.1.1 试验方法第47页
        4.1.2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第47-48页
    4.2 试验数据分析第48-56页
        4.2.1 前两次试验数据分析第49-52页
        4.2.2 中间两次试验数据分析第52-53页
        4.2.3 最后两次试验数据分析第53-54页
        4.2.4 试验结果讨论第54-55页
        4.2.5 磨损试验和破碎试验结果讨论第55-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仿生凹坑形磨辊破碎机理分析第57-73页
    5.1 ANSYS/LS-DYNA 简介第57页
    5.2 磨辊显示动力学分析第57-67页
        5.2.1 模型建立及定义单元类型第57-58页
        5.2.2 定义材料属性及网格划分第58-59页
        5.2.3 施加载荷及求解第59-62页
        5.2.4 模拟结果分析第62-67页
    5.3 单颗粒破碎试验第67-68页
        5.3.1 单颗粒破碎试验方法第67-68页
        5.3.2 结果及讨论第68页
    5.4 破碎机理分析第68-71页
    5.5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73-75页
    6.1 全文总结第73-74页
    6.2 工作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导师及作者简介第81-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横孔连锁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块型设计及热工性能
下一篇: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aBaCo2O5+σ基双钙钛矿阴极材料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