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辊压机磨辊表面形态设计及其耐磨性与破碎性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磨辊耐磨技术研究 | 第10-13页 |
1.2.2 破碎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3 非光滑耐磨技术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仿生凹坑形磨辊设计及其磨损试验 | 第19-35页 |
2.1 仿生凹坑形磨辊设计 | 第19-20页 |
2.2 磨损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20-22页 |
2.2.1 试验方案 | 第20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0-22页 |
2.3 试验数据分析 | 第22-34页 |
2.3.1 前两次磨损试验数据分析 | 第23-27页 |
2.3.2 中间两次及最后两次磨损试验数据分析 | 第27-29页 |
2.3.3 总磨损量试验数据分析 | 第29-33页 |
2.3.4 结果讨论 | 第33-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仿生凹坑形磨辊耐磨机理分析 | 第35-47页 |
3.1 基于 ANSYS 软件的磨辊有限元计算 | 第35-39页 |
3.1.1 磨辊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35-36页 |
3.1.2 定义单元属性及网格划分 | 第36-37页 |
3.1.3 施加载荷及求解 | 第37-39页 |
3.2 磨辊应力分析 | 第39-43页 |
3.3 模拟结果讨论 | 第43-44页 |
3.4 仿生凹坑形磨辊耐磨机理分析 | 第44-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仿生凹坑形磨辊破碎性能试验 | 第47-57页 |
4.1 破碎性试验方法 | 第47-48页 |
4.1.1 试验方法 | 第47页 |
4.1.2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47-48页 |
4.2 试验数据分析 | 第48-56页 |
4.2.1 前两次试验数据分析 | 第49-52页 |
4.2.2 中间两次试验数据分析 | 第52-53页 |
4.2.3 最后两次试验数据分析 | 第53-54页 |
4.2.4 试验结果讨论 | 第54-55页 |
4.2.5 磨损试验和破碎试验结果讨论 | 第55-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仿生凹坑形磨辊破碎机理分析 | 第57-73页 |
5.1 ANSYS/LS-DYNA 简介 | 第57页 |
5.2 磨辊显示动力学分析 | 第57-67页 |
5.2.1 模型建立及定义单元类型 | 第57-58页 |
5.2.2 定义材料属性及网格划分 | 第58-59页 |
5.2.3 施加载荷及求解 | 第59-62页 |
5.2.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62-67页 |
5.3 单颗粒破碎试验 | 第67-68页 |
5.3.1 单颗粒破碎试验方法 | 第67-68页 |
5.3.2 结果及讨论 | 第68页 |
5.4 破碎机理分析 | 第68-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73-7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3-74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