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9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防火涂料的分类和应用 | 第12-15页 |
1.2.1 防火涂料的定义 | 第12页 |
1.2.2 防火涂料的分类 | 第12-14页 |
1.2.3 防火材料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防火涂料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1 混凝土防火涂料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1.3.2 钢结构防火涂料发展现状 | 第16页 |
1.3.3 电缆防火涂料发展现状 | 第16页 |
1.4 DCPD 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合成新工艺及性能研究 | 第16-20页 |
1.4.1 水解加成法合成 DCPD 改性 UPR 的反应机理 | 第17-18页 |
1.4.2 DCPD 改性不饱和聚酯树脂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1.5 防火涂料防火原理 | 第20-22页 |
1.5.1 可燃物的燃烧 | 第20页 |
1.5.2 涂层的阻燃性 | 第20-22页 |
1.6 防火涂料的配方 | 第22-25页 |
1.6.1 基料的选择 | 第22-23页 |
1.6.2 防火助剂的选择 | 第23页 |
1.6.3 脱水成炭催化剂的选择 | 第23-24页 |
1.6.4 成炭剂的选择 | 第24页 |
1.6.5 发泡剂的选择 | 第24-25页 |
1.6.6 无机防火填料和颜料的选择 | 第25页 |
1.7 复合阻燃剂的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1.7.1 卤素阻燃剂 | 第25-26页 |
1.7.2 无机阻燃剂 | 第26页 |
1.7.3 磷系阻燃剂 | 第26-27页 |
1.7.4 膨胀型阻燃剂(IFR) | 第27页 |
1.8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目的 | 第27-29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及制备方法 | 第29-3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页 |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9-30页 |
2.3 阻燃涂料的制备 | 第30页 |
2.4 涂层试样的制备 | 第30-31页 |
2.4.1 基材的表面处理 | 第30-31页 |
2.4.2 涂层的制备 | 第31页 |
2.5 样品表征及测试条件 | 第31-35页 |
2.5.1 耐火时间的测试 | 第31-32页 |
2.5.2 极限氧指数和防火等级的测试 | 第32页 |
2.5.3 热失重分析 | 第32页 |
2.5.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 第32-33页 |
2.5.5 数码相机图片分析 | 第33页 |
2.5.6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 第33页 |
2.5.7 扫描电镜分析 | 第33页 |
2.5.8 涂料理化性能测试 | 第33-35页 |
第3章 涂料各组份的选择及其对防火性能的影响 | 第35-45页 |
3.1 引言 | 第35页 |
3.2 涂料体系各组分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 第35-44页 |
3.2.1 树脂基体的种类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5-38页 |
3.2.2 UPR 的用量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8-40页 |
3.2.3 APP 的用量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0-42页 |
3.2.4 TPP 的用量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膨胀型阻燃涂料的性能研究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涂料性能研究 | 第45-56页 |
4.2.1 涂料耐火时间研究 | 第45-46页 |
4.2.2 LOI 和 UL-94 测试 | 第46-47页 |
4.2.3 TG-DTA 分析 | 第47-50页 |
4.2.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 第50-51页 |
4.2.5 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51-53页 |
4.2.6 Photo 照片分析 | 第53-54页 |
4.2.7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4-55页 |
4.2.8 防火涂料理化性能测试 | 第55-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