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孩子--试论易卜生后期戏剧中孩子的命运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9-14页 |
|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2 问题的提出:易卜生后期戏剧中的孩子 | 第10-12页 |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3页 |
| 4 相关概念与范围的界定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受伤的孩子 | 第14-21页 |
| 1.1 年幼的孩子 | 第15-16页 |
| 1.2 长大的“孩子” | 第16-18页 |
| 1.3 未露面的“孩子” | 第18-19页 |
| 1.4 作为象征的“孩子”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父亲阴影下的孩子 | 第21-36页 |
| 2.1 强权的父亲与孩子 | 第22-28页 |
| 2.2 失势的父亲与孩子 | 第28-30页 |
| 2.3 自恋的父亲与孩子 | 第30-36页 |
| 第三章 母亲阴影下的孩子 | 第36-51页 |
| 3.1 魔性的母亲与孩子 | 第37-40页 |
| 3.2 强权-控制欲的母亲与孩子 | 第40-43页 |
| 3.3 软弱-沉浸于幻想的母亲与孩子 | 第43-46页 |
| 3.4 “姑姑们”与孩子 | 第46-51页 |
| 第四章 孩子命运的隐喻 | 第51-56页 |
| 4.1 “消失的孩子“与易卜生 | 第51-53页 |
| 4.2 “孩子”的戏剧收场白 | 第53-56页 |
| 结论 | 第56-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后记与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