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 第12-18页 |
1.2.1 对早龄期混凝土材料性质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对混凝土结构早龄期温度应力场的计算研究 | 第15-17页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第17-18页 |
1.3 研究目的与论文结构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 第20-21页 |
2.1.1 原材料的选择 | 第20页 |
2.1.2 混凝土配合比 | 第20-21页 |
2.2 研究思路与试验方案 | 第21-28页 |
2.2.1 概述 | 第21-22页 |
2.2.2 ANSYS计算模型 | 第22-23页 |
2.2.3 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 第23-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60页 |
3.1 混凝土性能检测结果及分析 | 第28-33页 |
3.1.1 绝热温升 | 第28-29页 |
3.1.2 力学性能 | 第29-32页 |
3.1.3 限制膨胀率 | 第32-33页 |
3.2 计算模型温度场计算研究 | 第33-48页 |
3.2.1 混凝土温度场求解原理 | 第33-36页 |
3.2.2 瞬态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3.2.3 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和水化热模型 | 第37-38页 |
3.2.4 计算模型温度场计算及分析 | 第38-48页 |
3.3 应力场计算研究 | 第48-60页 |
3.3.1 混凝土温度应力场求解原理 | 第48-53页 |
3.3.2 计算模型应力场计算及分析 | 第53-60页 |
4 讨论 | 第60-62页 |
4.1 关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讨论 | 第60页 |
4.2 混凝土温度场的讨论 | 第60页 |
4.3 混凝土应力场的讨论 | 第60-62页 |
5 结论 | 第62-64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5.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3-64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4-71页 |
7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