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视域下张惠言易学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2-15页 |
ABSTRACT | 第15-19页 |
绪论 | 第20-38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和价值 | 第20-23页 |
第二节 当前研究现状 | 第23-35页 |
一、经学研究 | 第23-27页 |
二、文学研究 | 第27-33页 |
三、综合研究 | 第33-35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35-38页 |
第一章 张惠言易学建构的背景 | 第38-93页 |
第一节 顺康雍“经学复兴”的环境 | 第39-57页 |
一、官方“崇儒重道”的政策 | 第40-45页 |
二、反“心学”的“顾、黄、王、颜” | 第45-49页 |
三、“经世致用”的转向 | 第49-53页 |
四、“以复古为解放”的学术风气 | 第53-57页 |
第二节 清初“宋易”的嬗变 | 第57-69页 |
一、程朱易学“义理易” | 第59-64页 |
二、辨伪思潮“图书易” | 第64-69页 |
第三节 乾嘉“经学巅峰”的全盛环境 | 第69-85页 |
一、乾嘉“文化怀柔”的政策 | 第70-75页 |
二、文化高压“文字狱” | 第75-80页 |
三、考据“内在理路”的演变 | 第80-85页 |
第四节 乾嘉“朴学”的兴盛 | 第85-93页 |
第二章 张惠言生平、学术渊源及经学著述 | 第93-145页 |
第一节 “世儒”家世和“短暂”人生 | 第93-110页 |
一、“大南门张氏”的家学渊源 | 第93-97页 |
二、“修学立行、敦礼自守”的人生 | 第97-110页 |
第二节 “博而精深、旁操百氏”学术渊源的厘清 | 第110-127页 |
一、“乡、会二试”皆出朱珪门 | 第111-112页 |
二、“刊其遗书”的座师阮元 | 第112-115页 |
三、学“郑氏礼”于金榜 | 第115-119页 |
四、“力劝其为古文”的诸友 | 第119-126页 |
五、师从邓琰“篆书” | 第126-127页 |
第三节 “尤深《易》、《礼》”的经学专著 | 第127-145页 |
一、“孤家绝学”《易》著 | 第127-142页 |
二、“振裘挈领”《礼》著 | 第142-145页 |
第三章 消息之本——“太极”的体用 | 第145-200页 |
第一节 太极之体——易有太极为乾元 | 第147-160页 |
一、“太极”为“有形无质之气” | 第148-153页 |
二、太极为“消息”发生的“乾元” | 第153-160页 |
第二节 太极之用——月体纳甲 | 第160-172页 |
一、京魏虞“月体纳甲”的流变 | 第160-169页 |
二、张惠言“月体纳甲”的发展 | 第169-172页 |
第三节 太极之用——卦气说 | 第172-200页 |
一、孟京《纬》虞“卦气”的流变 | 第173-188页 |
二、张惠言消息“卦气”的发展 | 第188-200页 |
第四章 消息之变——消息成八卦、六十四卦 | 第200-306页 |
第一节 消息成八卦 | 第201-218页 |
一、日月在天成八卦 | 第201-208页 |
二、圣人则天画八卦 | 第208-213页 |
三、“参天两地”六画面成卦 | 第213-218页 |
第二节 消息成六十四卦 | 第218-306页 |
一、虞氏卦变及其违例 | 第219-230页 |
二、虞氏卦变违例的解决 | 第230-248页 |
三、张氏“消息说”体相解构 | 第248-262页 |
四、张氏“消息说”系统证成 | 第262-306页 |
第五章 消息之象——消息体例与既济定 | 第306-362页 |
第一节 象外生象:中、权、反、旁 | 第306-325页 |
一、之正与特变 | 第307-311页 |
二、权变说 | 第311-318页 |
三、两象易 | 第318-321页 |
四、互体及半象 | 第321-325页 |
第二节 以象生象:圣人逸象 | 第325-338页 |
第三节 众卦终象—成既济定 | 第338-362页 |
一、虞氏“既济定”的缘起 | 第338-341页 |
二、虞、张“既济定”比较 | 第341-351页 |
三、张氏“既济定”的内涵 | 第351-362页 |
第六章 消息之用——易礼、易事、易候 | 第362-424页 |
第一节 以消息明“人事” | 第362-371页 |
一、君王治国之道 | 第363-366页 |
二、君子修身及践礼 | 第366-369页 |
三、应时行持及齐家 | 第369-371页 |
第二节 以“礼”明《易》 | 第371-404页 |
一、吉礼 | 第373-378页 |
二、凶礼 | 第378-379页 |
三、军礼 | 第379-385页 |
四、宾礼 | 第385-388页 |
五、嘉礼 | 第388-393页 |
六、刑法、赏赐礼 | 第393-397页 |
七、受命继位封侯礼 | 第397-404页 |
第三节 以“消息”推易候 | 第404-424页 |
第七章 消息之视域——郑玄易、荀爽易 | 第424-468页 |
第一节 消息视域下的“郑玄易” | 第425-456页 |
一、“变易”以明“消息”之诸例 | 第426-436页 |
二、“不易”以明“三礼”之诸象 | 第436-451页 |
三、“注易”以明”爻象”之诸法 | 第451-456页 |
第二节 消息视域下的“荀爽易” | 第456-468页 |
一、乾升坤降说 | 第456-461页 |
二、卦变与消息 | 第461-464页 |
三、财官、世伏 | 第464-468页 |
第八章 张惠言易学的评价及影响 | 第468-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85页 |
致谢 | 第485-48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6-48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4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