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缩略语表 | 第7-10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2 PPP项目反垄断法规制的基本理论 | 第11-17页 |
2.1 PPP项目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2.1.1 PPP的定义 | 第11-13页 |
2.1.2 PPP相关概念辨析 | 第13-14页 |
2.2 PPP项目反垄断规制的必要性 | 第14-17页 |
2.2.1 合作主体: 公私混合性 | 第14页 |
2.2.2 合作客体: 自然垄断属性 | 第14-15页 |
2.2.3 社会资本: 国资主导属性 | 第15-17页 |
3 PPP项目涉及的垄断行为及其特殊性 | 第17-27页 |
3.1 PPP项目决策阶段的垄断风险 | 第17-18页 |
3.2 PPP项目实施阶段的垄断行为分析 | 第18-23页 |
3.2.1 行政垄断: 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 第18-20页 |
3.2.2 实施主体滥用市场支配地位问题 | 第20-22页 |
3.2.3 可能的经营者集中和横向垄断协议行为 | 第22-23页 |
3.3 PPP项目垄断行为规制的特殊性 | 第23-27页 |
3.3.1 PPP项目垄断问题特殊性成因 | 第23页 |
3.3.2 PPP合同“不竞争条款”的使用 | 第23-25页 |
3.3.3 PPP项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正当理由的认定 | 第25-27页 |
4 我国PPP项目反垄断法规制的现状与难点 | 第27-40页 |
4.1 华衍水务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案 | 第27-32页 |
4.1.1 案例介绍 | 第27页 |
4.1.2 案例焦点 | 第27-32页 |
4.1.3 关于案例的反思 | 第32页 |
4.2 我国PPP项目的立法现状 | 第32-34页 |
4.3 我国PPP项目的监管现状 | 第34-36页 |
4.4 我国PPP项目反垄断规制的难点 | 第36-40页 |
4.4.1 PPP模式成因复杂 | 第36-37页 |
4.4.2 立法机制的缺失 | 第37页 |
4.4.3 行政权力的滥用风险 | 第37-38页 |
4.4.4 监管能力与经验的欠缺 | 第38-40页 |
5 境外PPP项目反垄断规制的经验考察与借鉴 | 第40-45页 |
5.1 英国: 合同主导下的PPP项目反垄断监管 | 第40-41页 |
5.2 法国: 双重管理体系下的PPP反垄断监管 | 第41页 |
5.3 德国: 专项立法模式下的PPP反垄断规制 | 第41-42页 |
5.4 澳大利亚: 专业管理部门监管下的PPP反垄断规制 | 第42-43页 |
5.5 境外国家PPP项目反垄断规制的经验: 学习与借鉴 | 第43-45页 |
6 完善我国PPP项目反垄断法规制制度: 思考与设想 | 第45-55页 |
6.1 完善现行PPP法律体系 | 第45-47页 |
6.1.1 协调PPP项目的立法体系 | 第45-46页 |
6.1.2 强化《反垄断法》对PPP项目的适用性 | 第46-47页 |
6.2 完善PPP项目反垄断监管体系 | 第47-48页 |
6.2.1 发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协同作用 | 第47页 |
6.2.2 提高社会监督参与度 | 第47-48页 |
6.2.3 明晰反垄断处罚标准体系 | 第48页 |
6.3 完善PPP项目反垄断法规制的具体措施 | 第48-55页 |
6.3.1 基于PPP反垄断特殊性问题的解决措施 | 第48-50页 |
6.3.2 防止公共部门的行政垄断行为 | 第50-53页 |
6.3.3 控制私营部门的垄断风险 | 第53-55页 |
7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作者简历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