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6页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7-10页 |
1.选题目的 | 第7-8页 |
2.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4页 |
1.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2.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三)论文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公平效率思想及收入分配理论 | 第16-30页 |
(一)公平效率及其思想 | 第16-21页 |
1.西方理论中的公平效率思想 | 第16-18页 |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平效率的思想 | 第18-21页 |
(二)收入分配及其理论 | 第21-26页 |
1.西方收入分配理论 | 第22-23页 |
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收入分配的思想 | 第23-26页 |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平效率及收入分配理论的当代价值 | 第26-30页 |
1.对西方公平效率观及收入分配理论的评价 | 第26-27页 |
2.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效率思想及收入分配理论的价值所在 | 第27-28页 |
3.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效率思想及收入分配理论对我国的指导意义 | 第28-30页 |
二、我国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策发展及历史演进 | 第30-43页 |
(一)在提高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时期(1978—1992) | 第31-35页 |
1.政策演变 | 第31-32页 |
2.改革重点 | 第32-33页 |
3.实践成果与存在问题 | 第33-35页 |
(二)以提升效率为重点时期(1992—2007) | 第35-39页 |
1.政策演变 | 第35-36页 |
2.改革重点 | 第36-38页 |
3.实践成果与存在问题 | 第38-39页 |
(三)突出强调改革成果共享时期(2007年至今) | 第39-43页 |
1.政策演变 | 第39-40页 |
2.改革重点 | 第40-41页 |
3.实践成果与存在问题 | 第41-43页 |
三、我国公平与效率矛盾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43-56页 |
(一)生产力水平总体不发达 | 第43-46页 |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最大国情 | 第43-44页 |
2.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 | 第44-46页 |
(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完善 | 第46-49页 |
1.公有制经济 | 第46-47页 |
2.非公有制经济 | 第47-49页 |
(三)再分配调节能力不强 | 第49-52页 |
1.税收调节作用较弱 | 第50页 |
2.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50-51页 |
3.政府转移支付不科学 | 第51-52页 |
(四)配套措施不健全 | 第52-56页 |
1.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 第52-53页 |
2.就业矛盾未妥善解决 | 第53-55页 |
3.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存在不足 | 第55-56页 |
四、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优势及路径 | 第56-69页 |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优势 | 第56-61页 |
1.西方国家处理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经验教训 | 第56-58页 |
2.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优势 | 第58-61页 |
(二)我国解决公平与效率矛盾关系的路径探索 | 第61-69页 |
1.提高生产力完善生产关系 | 第62-64页 |
2.完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 第64-66页 |
3.各方联动保障社会公平 | 第66-67页 |
4.加强制度法律建设保障公平正义 | 第67-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