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脏腑病证论文--脾胃系病证论文--便秘论文

逍遥通腑汤治疗慢性便秘(气秘)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英文缩写词第11-12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第14-17页
    1 病例来源第14页
    2 病例选择第14-17页
        2.1 诊断标准第14页
        2.2 试验病例标准第14-17页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第17-21页
    1 病例分组第17页
    2 治疗方案第17页
        2.1 治疗组用药第17页
        2.2 对照组用药第17页
        2.3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第17页
    3 观察指标第17-18页
        3.1 安全性指标第17-18页
        3.2 疗效性指标第18页
    4 疗效判定标准第18-19页
        4.1 疗效评分指标第18-19页
        4.2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19页
    5 合并用药要求第19页
    6 安全性评价标准第19页
    7 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第19-20页
    8 观察评定方法第20页
        8.1 记录方法第20页
        8.2 评定方法第20页
    9 统计学方法第20-21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及分析第21-28页
    1 临床实验入组情况第21页
    2 一般资料比较第21-23页
        2.1 两组患者年龄范围及年龄均数比较第21页
        2.2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第21-22页
        2.3 两组患者病程范围及病程均数比较第22-23页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证候总积分的比较第23页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单项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第23页
    3 研究结果第23-28页
        3.1 两组患者证候疗效的比较第23-25页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的比较第25页
        3.3 两组治疗前后各单项症状积分变化的比较第25-26页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对比第26-27页
        3.5 安全性指标观测结果第27-28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28-34页
    1 现代医学对慢性便秘的认识第28页
    2 祖国医学对慢性便秘的认识第28-30页
        2.1 古医籍关于慢性便秘的记载第28-29页
        2.2 中医对慢性便秘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9页
        2.3 中医治疗慢性便秘的优势及不足第29-30页
    3 逍遥通腑汤的组方依据及药物药理的现代研究分析第30-31页
    4 研究本课题的重要性第31-32页
    5 本课题中的中医学术思想第32页
    6 研究结果分析第32-33页
        6.1 一般资料结果分析第32页
        6.2 本研究对慢性便秘患者证候疗效的分析第32-33页
        6.3 本研究对治疗后慢性便秘患者证候总积分改善的分析第33页
        6.4 本研究对治疗后单项证候改善的分析第33页
        6.5 本研究对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安全性监测指标的影响第33页
    7 存在问题及展望第33-34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文献综述第37-53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附表第53-54页
临床试验患者知情同意书第54-5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针配合健患侧交替针刺治疗贝尔麻痹恢复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一篇:从肾虚肝郁论治男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