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2页 |
第一章 《循环经济促进法》概述 | 第12-18页 |
第一节 《循环经济促进法》出台的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现行《循环经济促进法》主要内容评述 | 第13-18页 |
一、总则 | 第13-14页 |
二、分则 | 第14-16页 |
三、罚则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后的成就和问题 | 第18-23页 |
第一节 《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后的成就 | 第18-20页 |
一、法律颁布以来,推动了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 | 第18页 |
二、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建立 | 第18-19页 |
三、激励制度逐步完善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成效的不足 | 第20-23页 |
一、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方面仍不理想 | 第21页 |
二、对“节能降耗”效果影响有限 | 第21页 |
三、循环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 | 第21-22页 |
四、政策影响大于法律实施效果 | 第22页 |
五、公众的参与程度低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存在的不足及成因 | 第23-28页 |
第一节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存在的不足 | 第23-26页 |
一、立法思路不清晰 | 第23-24页 |
二、立法框架不合理 | 第24页 |
三、立法内容不具体 | 第24-25页 |
四、配套法律不完整以及与同类型法律不协调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存在不足的原因 | 第26-28页 |
一、客观现实的制约 | 第26-27页 |
二、对循环经济认识不到位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国外循环经济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2页 |
第一节 国外的循环经济立法经验 | 第28-30页 |
一、德国的循环经济立法 | 第28-29页 |
二、日本的循环经济立法 | 第29页 |
三、美国的循环经济立法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国外的循环经济立法的启示 | 第30-32页 |
一、立法模式的启示 | 第30-31页 |
二、立法思路的启示 | 第31页 |
三、立法内容的启示 | 第31页 |
四、立法体系的启示 | 第31-32页 |
第五章 对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修改的建议 | 第32-40页 |
第一节 明确修法思路 | 第32-34页 |
一、修法前的必要工作 | 第32-33页 |
二、明确新的修法思路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完善具体的立法内容 | 第34-38页 |
一、进一步完善立法内容 | 第34-37页 |
二、注重立法内容的科学性 | 第37-38页 |
第三节 协调《循环经济促进法》与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 | 第38-40页 |
一、协调《循环经济促进法》与相关法律的冲突 | 第38页 |
二、建立配套的循环经济专项法律制度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