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天然气快开盲板橡胶密封圈的应用现状 | 第17-19页 |
1.2.1 “C”形和“U”橡胶密封圈 | 第17-18页 |
1.2.2 “O”形橡胶密封圈 | 第18-19页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0页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新型鞍形密封圈快开盲板结构 | 第22-32页 |
2.1 现有天然气快开盲板密封结构特点 | 第22-28页 |
2.1.1 英国GD快开盲板密封结构 | 第22-23页 |
2.1.2 德国KEMLOCK快开盲板密封结构 | 第23-24页 |
2.1.3 法国PT快开盲板密封结构 | 第24-26页 |
2.1.4 密封结构对比分析 | 第26-28页 |
2.2 新型鞍形密封结构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鞍形密封圈的有限元分析 | 第32-62页 |
3.1 橡胶密封圈 | 第32-38页 |
3.1.1 橡胶密封圈有限元分析的难点 | 第33-37页 |
3.1.2 橡胶密封圈有限元分析的说明 | 第37-38页 |
3.2 新型鞍形密封圈的有限元分析 | 第38-46页 |
3.2.1 有限元建模及计算 | 第39-42页 |
3.2.2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42-46页 |
3.3 鞍形密封圈的参数分析 | 第46-60页 |
3.3.1 金属骨架对比分析 | 第46-49页 |
3.3.2 金属骨架直径D的影响 | 第49-51页 |
3.3.3 内压影响 | 第51-52页 |
3.3.4 橡胶材料硬度影响 | 第52-54页 |
3.3.5 槽口倒角半径R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6 翘脚高度和压缩量的影响 | 第55-58页 |
3.3.7 空腔高度K的影响 | 第58-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鞍形密封圈密封性能对比分析 | 第62-76页 |
4.1 “C”形密封圈的有限元参数分析 | 第62-67页 |
4.1.1 有限元建模 | 第62页 |
4.1.2 金属骨架直径D的影响 | 第62-63页 |
4.1.3 工作内压的影响 | 第63-64页 |
4.1.4 橡胶材料硬度的影响 | 第64页 |
4.1.5 槽口倒角半径R的影响 | 第64-65页 |
4.1.6 密封唇及其压缩量分析 | 第65-67页 |
4.2 鞍形和“C”形密封圈对比分析 | 第67-72页 |
4.2.1 接触压力分布 | 第68-69页 |
4.2.2 Mises应力分布 | 第69页 |
4.2.3 剪切应力分布 | 第69-70页 |
4.2.4 挤出变形 | 第70页 |
4.2.5 大间隙情况对比 | 第70-72页 |
4.3 鞍形密封圈和KEMLOCK结构浮动性能对比 | 第72-74页 |
4.3.1 密封性能 | 第73页 |
4.3.2 开门推力 | 第73-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鞍形密封圈密封性能试验 | 第76-84页 |
5.1 鞍形密封圈密封性能试验 | 第76-78页 |
5.1.1 试验装置及形式 | 第76页 |
5.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76-78页 |
5.2 橡胶材料试验 | 第78-80页 |
5.2.1 试验准备 | 第78-79页 |
5.2.2 试验结果与拟合 | 第79-80页 |
5.3 橡胶老化试验 | 第80-83页 |
5.3.1 传统老化试验 | 第80-81页 |
5.3.2 “电子老化”试验 | 第81-82页 |
5.3.3 加速试验及寿命预估 | 第82-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84页 |
6.2 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2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2-93页 |
附件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