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悬移质泥沙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数学模型 | 第13-24页 |
2.1 基本方程组 | 第13-14页 |
2.2 方程组的求解 | 第14-17页 |
2.2.1 水流连续方程和水流运动方程求解 | 第14页 |
2.2.2 断面变形方程组求解 | 第14-15页 |
2.2.3 含沙量方程求解 | 第15-16页 |
2.2.4 淤积物级配方程求解 | 第16页 |
2.2.5 悬移质级配方程求解 | 第16-17页 |
2.3 有关问题的处理 | 第17-23页 |
2.3.1 判断冲淤条件 | 第17页 |
2.3.2 糙率变化 | 第17-18页 |
2.3.3 横断面变形计算及计算公式 | 第18-19页 |
2.3.4 推移质输沙律及其级配 | 第19-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模型概化计算及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 第24-34页 |
3.1 概化矩形河道 | 第24页 |
3.2 边界条件、初始条件及相关参数 | 第24-25页 |
3.2.1 边界条件 | 第24页 |
3.2.2 初始条件 | 第24-25页 |
3.2.3 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25页 |
3.3 利用概化河道对悬移质泥沙在河床冲刷、淤积时粒径调整规律检验 | 第25-33页 |
3.3.1 淤积时悬移质泥沙粒径调整规律检验结果 | 第25-30页 |
3.3.2 冲刷时悬移质泥沙粒径调整规律检验结果 | 第30-33页 |
3.4 悬沙与床沙粒径调整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分析 | 第33页 |
3.5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泥沙数学模型的应用 | 第34-62页 |
4.1 概述 | 第34页 |
4.2 天然河道下泥沙冲淤验证 | 第34-39页 |
4.2.1 模型计算概况 | 第34-35页 |
4.2.2 典型断面流量过程验证 | 第35-36页 |
4.2.3 典型断面水位过程验证 | 第36-37页 |
4.2.4 典型断面含沙量验证 | 第37-38页 |
4.2.5 累计冲淤量验证 | 第38-39页 |
4.3 天然河道下泥沙冲淤预测 | 第39-57页 |
4.3.1 模型计算概况 | 第39-40页 |
4.3.2 青铜峡~石嘴山河段未来6 年冲淤情况 | 第40-42页 |
4.3.3 青铜峡~石嘴山河段各年冲淤情况分析 | 第42-55页 |
4.3.4 部分河段未来6 年冲淤变化情况 | 第55-57页 |
4.4 河道不同流量下沿程水位计算 | 第57-61页 |
4.4.1 计算条件 | 第57页 |
4.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7-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