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种间杂交与基因渐渗研究进展 | 第6-24页 |
1 概述 | 第6页 |
2 核-质不一致现象 | 第6-7页 |
3 种间杂交与基因渐渗的形成原因 | 第7-8页 |
4 种问杂交对物种的影响 | 第8-11页 |
5 研究自然界种间杂交与基因渐渗常采用的标记 | 第11-21页 |
5.1 形态学标记 | 第11页 |
5.2 分子标记 | 第11-15页 |
5.3 常用的分子标记组合 | 第15-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第二章 金线侧褶蛙种组3物种间的杂交与基因渐渗 | 第24-52页 |
1 材料 | 第24-28页 |
2 方法 | 第28-31页 |
2.1 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8页 |
2.2 微卫星扩增 | 第28-29页 |
2.3 基因分型与数据读取 | 第29-30页 |
2.4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第30页 |
2.5 种群分歧与基因流分析 | 第30-31页 |
2.6 基于Cyt b基因单元型的系统发生关系重建 | 第31页 |
3 结果 | 第31-40页 |
3.1 种群遗传多样性 | 第31-33页 |
3.2 种群聚类结果 | 第33-34页 |
3.3 种群间迁移个体数与基因流 | 第34-37页 |
3.4 杂交个体 | 第37-38页 |
3.5 系统发生分析 | 第38-40页 |
4 讨论 | 第40-49页 |
4.1 金线侧褶蛙、湖北侧褶蛙和福建侧褶蛙是3个独立的物种 | 第40-41页 |
4.2 金线侧褶蛙种组的核-质不一致现象 | 第41-43页 |
4.3 金线侧褶蛙种组的杂交事件 | 第43-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