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技术背景 | 第9-13页 |
1.2.1 曲线重构 | 第10页 |
1.2.2 三维地形建模 | 第10-13页 |
1.3 本文主要内容及组织 | 第13-16页 |
第2章 曲线与曲面重构的理论基础 | 第16-36页 |
2.1 曲线拟合基础理论 | 第16-25页 |
2.1.1 Bezier曲线 | 第17-19页 |
2.1.2 B样条(Basic-spline)函数 | 第19-22页 |
2.1.3 NURBS曲线 | 第22-23页 |
2.1.4 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 | 第23-25页 |
2.2 三维地形可视化综述 | 第25-36页 |
2.2.1 基于分形理论的虚拟地形合成 | 第25-27页 |
2.2.2 基于真实地形数据的地形生成 | 第27-29页 |
2.2.3 地形模型简化 | 第29-32页 |
2.2.4 地形绘制 | 第32-36页 |
第3章 一维局部支撑径向混合逼近构造 | 第36-46页 |
3.1 混合局部最小二乘拟合曲线 | 第36-38页 |
3.1.1 局部数据集 | 第37页 |
3.1.2 局部最小二乘拟合 | 第37-38页 |
3.2 加权混合 | 第38-41页 |
3.2.1 权函数 | 第39-40页 |
3.2.2 加权混合 | 第40-41页 |
3.3 算法具体实施步骤 | 第41页 |
3.4 实验与分析 | 第41-42页 |
3.4.1 不同局部数据集大小的实验 | 第42页 |
3.4.2 不同权函数的实验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6页 |
第4章 基于图像集的大规模数字化地形构造算法 | 第46-58页 |
4.1 算法思想及步骤 | 第46-47页 |
4.2 图像预处理 | 第47-52页 |
4.2.1 图像标准化 | 第47-49页 |
4.2.2 半色调处理 | 第49-50页 |
4.2.3 平面点集简化 | 第50-52页 |
4.3 构造子地形块 | 第52-53页 |
4.3.1 构造地形块网格 | 第52页 |
4.3.2 分解图像并确定子块间的相邻关系 | 第52-53页 |
4.3.3 计算网格点的高程值 | 第53页 |
4.4 地形块拼接 | 第53-54页 |
4.5 实验分析 | 第54-56页 |
4.5.1 不同控制域半径实验 | 第54-55页 |
4.5.2 子地形块拼接实验 | 第55-5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主要工作回顾 | 第58页 |
5.2 本文的主要贡献和创新之处 | 第58-59页 |
5.3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及撰写的论文等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