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柴油机碳烟生成机理多维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36页
    1.1 环境保护和能源危机第9-11页
    1.2 柴油机碳烟生成基础和主要控制措施第11-21页
        1.2.1 柴油机的微粒第11-12页
        1.2.2 柴油机碳烟生成基础第12-16页
        1.2.3 影响碳烟生成的主要参数第16-17页
        1.2.4 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的主要控制措施第17-21页
    1.3 柴油喷雾燃烧碳烟生成机理和模型国内外发展现状第21-34页
        1.3.1 柴油及替代混合物燃烧反应机理第21-28页
        1.3.2 柴油机碳烟前驱物 PAH 生成机理第28-30页
        1.3.3 柴油机碳烟模型第30-34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34-36页
第二章 试验装置和柴油机数值模拟基础第36-50页
    2.1 试验装置第36-39页
    2.2 柴油机数值模拟基础第39-47页
        2.2.1 KIVA 计算程序简介第39页
        2.2.2 湍流模型第39-40页
        2.2.3 喷雾破碎模型第40-42页
        2.2.4 蒸发模型第42-43页
        2.2.5 燃烧模型第43-44页
        2.2.6 排放模型第44-47页
    2.3 动力学机理简化流程和方法第47-50页
第三章 喷油策略与 EGR 耦合和正丁醇含氧燃料对碳烟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第50-74页
    3.1 柴油机运行参数对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第50-58页
        3.1.1 进气压力对排放的影响第51-52页
        3.1.2 EGR 对排放的影响第52页
        3.1.3 后喷射和正丁醇含氧燃料对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第52-58页
    3.2 多次喷射耦合 EGR 与含氧燃料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的试验研究第58-72页
        3.2.1 多次喷射对柴油机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第58-62页
        3.2.2 多次喷射耦合 EGR 和正丁醇对柴油机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第62-72页
    3.3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四章 正庚烷-正丁醇-PAH 简化动力学模型研究第74-97页
    4.1 正庚烷-正丁醇-PAH 简化反应机理的建立第74-89页
        4.1.1 正庚烷简化动力学模型第74-78页
        4.1.2 多环芳烃(PAH)简化动力学生成模型第78-81页
        4.1.3 正丁醇简化动力学模型第81-88页
        4.1.4 正庚烷-正丁醇-PAH 简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88-89页
    4.2 正庚烷-正丁醇-PAH 简化动力学模型的验证第89-95页
        4.2.1 滞燃期第89-91页
        4.2.2 预混火焰组分浓度第91-93页
        4.2.3 HCCI 燃烧第93-95页
    4.3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五章 正庚烷-正丁醇燃烧和碳烟排放多维数值模拟第97-123页
    5.1 定容燃烧弹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多维数值模拟第97-104页
        5.1.1 计算网格和初始条件第98-100页
        5.1.2 喷雾破碎模型参数的标定第100-101页
        5.1.3 正庚烷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多维数值模拟第101-104页
    5.2 正庚烷-正丁醇定容燃烧弹喷雾燃烧和碳烟生成多维数值模拟第104-108页
    5.3 正庚烷-正丁醇燃料柴油机缸内直喷燃烧和排放数值模拟第108-112页
    5.4 柴油机运行工况参数和正丁醇对碳烟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第112-121页
        5.4.1 进气压力对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第113-115页
        5.4.2 EGR 对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第115-116页
        5.4.3 后喷射对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第116-119页
        5.4.4 后喷射耦合 EGR 结合正丁醇对燃烧和碳烟排放的影响第119-121页
    5.5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第六章 正庚烷-甲苯-PAH 简化动力学模型和多维数值模拟研究第123-142页
    6.1 正庚烷-甲苯-PAH 简化化学动力学模型第123-128页
        6.1.1 正庚烷-PAH 基准简化动力学模型第123-124页
        6.1.2 甲苯氧化简化动力学模型第124-126页
        6.1.3 正庚烷-甲苯-PAH 简化动力学模型第126-128页
    6.2 正庚烷-甲苯-PAH 简化动力学模型的验证第128-133页
        6.2.1 滞燃期第128-129页
        6.2.2 预混火焰组分浓度第129-131页
        6.2.3 HCCI 燃烧第131-133页
    6.3 正庚烷-甲苯-PAH 缸内直喷燃烧和碳烟排放多维数值模拟第133-135页
    6.4 定容燃烧弹正庚烷-甲苯喷雾燃烧和碳烟排放多维数值模拟第135-140页
    6.5 本章小结第140-142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142-146页
    7.1 全文总结第142-145页
    7.2 工作展望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57-159页
致谢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回流式”市民化研究--基于G市X县的个案分析
下一篇:基于常见荧光染料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