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8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4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4-18页 |
一、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二级结构及抗原表位分析 | 第18-24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8-19页 |
1.1.1 对象 | 第18-19页 |
1.1.2 方法 | 第19页 |
1.2 结果 | 第19-22页 |
1.2.1 PAPP-A的全序列进行信号肽分析 | 第19-20页 |
1.2.2 PAPP-A蛋白的疏水性分析 | 第20页 |
1.2.3 PAPP-A抗原表位的分析 | 第20-22页 |
1.3 讨论 | 第22-23页 |
1.4 小结 | 第23-24页 |
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克隆及重组表达 | 第24-47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4-37页 |
2.1.1 对象 | 第24-30页 |
2.1.2 方法 | 第30-37页 |
2.2 结果 | 第37-41页 |
2.2.1 选定抗原决定簇1-309 bp | 第37页 |
2.2.2 胎盘组织提取总RNA | 第37-38页 |
2.2.3 反转录之后PCR | 第38页 |
2.2.4 购进PAPP-A cDNA连接的质粒菌液,提取质粒后PCR扩增 | 第38-39页 |
2.2.5 pET42a质粒双酶切 | 第39页 |
2.2.6 目的条带DNA双酶切后电泳结果 | 第39-40页 |
2.2.7 目的条带与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 | 第40页 |
2.2.8 鉴定正确的重组子转化BL21诱导表达PAPP-A重组蛋白 | 第40-41页 |
2.3 讨论 | 第41-46页 |
2.3.1 制备PAPP-A重组蛋白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2.3.2 PAPP-A从胎盘中的提取 | 第42页 |
2.3.3 PAPP-A重组蛋白的克隆、表达 | 第42-46页 |
2.4 小结 | 第46-47页 |
三、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纯化与鉴定 | 第47-60页 |
3.1 对象与方法 | 第47-51页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7页 |
3.1.2 主要材料和试剂 | 第47-48页 |
3.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8-49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3.2 结果 | 第51-58页 |
3.2.1 兔抗人免疫血清的效价测定 | 第51-52页 |
3.2.2 免疫血清的纯化 | 第52-56页 |
3.2.3 SDS-PAGE鉴定 | 第56-57页 |
3.2.4 Western blot鉴定 | 第57页 |
3.2.5 蛋白质含量鉴定 | 第57-58页 |
3.3 讨论 | 第58-59页 |
3.4 小结 | 第59-60页 |
四、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酶免诊断方法学研究 | 第60-83页 |
4.1 对象与方法 | 第60-68页 |
4.1.1 主要仪器 | 第60页 |
4.1.2 主要试剂 | 第60-61页 |
4.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61-62页 |
4.1.4 实验方法 | 第62-66页 |
4.1.5 检测孕妇血清PAPP-A BA-ELISA试剂盒的制备 | 第66-68页 |
4.1.6 方法学评价 | 第68页 |
4.2 结果 | 第68-78页 |
4.2.1 酶标反应板间接包被法的优化结果 | 第68-70页 |
4.2.2 标准曲线的确立 | 第70-71页 |
4.2.3 PAPP-A ELISA试剂盒反应条件优化 | 第71-75页 |
4.2.4 PAPP-A质控品的建立 | 第75-76页 |
4.2.5 方法学评价 | 第76-78页 |
4.3 讨论 | 第78-81页 |
4.3.1 目前检测PAPP-A的几种常用方法 | 第78-79页 |
4.3.2 方法学建立 | 第79-80页 |
4.3.3 建立PAPP-A间接包被微孔板ELISA测定法的必要性 | 第80-81页 |
4.3.4 实验影响因素 | 第81页 |
4.4 小结 | 第81-83页 |
五、超敏感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酶联免疫诊断方法学研究 | 第83-94页 |
5.1 对象与方法 | 第83-87页 |
5.1.1 主要仪器 | 第83页 |
5.1.2 主要试剂 | 第83页 |
5.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83页 |
5.1.4 实验方法 | 第83-87页 |
5.2 结果 | 第87-91页 |
5.2.1 酶标反应板间接包被法的优化结果 | 第87页 |
5.2.2 标准曲线的确立 | 第87-88页 |
5.2.3 PAPP-A ELISA试剂盒反应条件优化 | 第88-89页 |
5.2.4 方法学评价 | 第89-91页 |
5.3 讨论 | 第91-93页 |
5.3.1 方法学建立 | 第91-92页 |
5.3.2 实验影响因素 | 第92-93页 |
5.4 小结 | 第93-94页 |
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胎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研究 | 第94-102页 |
6.1 对象和方法 | 第94-95页 |
6.1.1 主要仪器 | 第94页 |
6.1.2 主要试剂 | 第94页 |
6.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94页 |
6.1.4 血清标本的来源及处理 | 第94页 |
6.1.5 标本PAPP-A含量测定 | 第94-95页 |
6.1.6 统计学方法 | 第95页 |
6.2 结果 | 第95-98页 |
6.2.1 孕早期血清标本检测 | 第95-98页 |
6.2.2 检测孕中期孕妇血清中PAPP-A浓度筛选高危人群 | 第98页 |
6.3 讨论 | 第98-101页 |
6.3.1 妊娠早期孕妇血清PAPP-A检测 | 第98-100页 |
6.3.2 妊娠中期血清PAPP-A检测 | 第100-101页 |
6.4 小结 | 第101-102页 |
七、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与冠状动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 | 第102-107页 |
7.1 对象和方法 | 第102-103页 |
7.1.1 主要仪器 | 第102页 |
7.1.2 主要试剂 | 第102页 |
7.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02页 |
7.1.4 血清标本的来源及处理 | 第102页 |
7.1.5 方法 | 第102-103页 |
7.1.6 统计学处理 | 第103页 |
7.2 结果 | 第103-104页 |
7.2.1 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第103页 |
7.2.2 各组血清PAPP-A水平比较 | 第103-104页 |
7.2.3 ACS和SAP患者治疗前后PAPP-A水平变化 | 第104页 |
7.3 讨论 | 第104-106页 |
7.4 小结 | 第106-107页 |
全文结论 | 第107-109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19-120页 |
附录 | 第120-124页 |
综述 | 第124-131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