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言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关于舞弊公司特征和舞弊征兆的研究 | 第10-12页 |
·关于舞弊识别方法的研究 | 第12-15页 |
·对相关文献的总结评价 | 第15-16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相关理论 | 第18-29页 |
·财务报告舞弊的界定 | 第18-19页 |
·舞弊产生原因的解释 | 第19-26页 |
·舞弊:基于契约理论的解释 | 第20-23页 |
·舞弊: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 | 第23-25页 |
·舞弊:基于内部人控制理论的解释 | 第25-26页 |
·财务报告舞弊的类型 | 第26-27页 |
·财务报告舞弊相关研究 | 第27-29页 |
·财务报告舞弊防范制度研究 | 第27页 |
·财务报告舞弊特征指标研究 | 第27-28页 |
·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研究 | 第28-29页 |
第3章 研究假设与样本的选取 | 第29-32页 |
·确定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假设1:资产质量较差的公司更可能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现象 | 第29页 |
·假设2:偿债能力不佳的上市公司容易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现象 | 第29-30页 |
·假设3:盈利能力差的上市公司容易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现象 | 第30页 |
·假设4:营运能力差的公司发生舞弊的可能性较高 | 第30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30-32页 |
·舞弊公司样本的选择 | 第30-31页 |
·配对公司样本的选择 | 第31-32页 |
第4章 房地产业财务报告舞弊识别模型的构建 | 第32-38页 |
·识别模型的建立 | 第32页 |
·对假设的检验及分析 | 第32-38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5页 |
·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35-38页 |
第5章 房地产业舞弊识别模型的针对性检验 | 第38-41页 |
·模型对房地产行业作用检验 | 第38-39页 |
·模型对全行业作用检验 | 第39-40页 |
·模型在房地产业和全行业应用的效果对比 | 第40-41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41-45页 |
·研究结论 | 第41-42页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