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交通运输经济和邮电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公路行政执法对策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选题来源与学科定位第8页
    1.2 选题背景第8-9页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9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4.1 国内研究现状第9-12页
            1.4.1.1 法律规范的角度第10-11页
            1.4.1.2 执法监督的角度第11-12页
        1.4.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5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3-15页
第二章 公路行政执法概述第15-23页
    2.1 行政执法的涵义与构成要素第15-16页
        2.1.1 我国学者对行政执法的理解第15-16页
        2.1.2 行政执法的构成要素第16页
    2.2 公路行政执法的涵义第16-18页
    2.3 公路行政执法的特征第18页
    2.4 公路行政执法的理论依据第18-23页
        2.4.1 行政执法比例原则第19页
        2.4.2 合作政府管理模式第19-20页
        2.4.3 行政伦理价值论第20-21页
        2.4.4 行政成本与收益分析法第21-23页
第三章 我国公路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31页
    3.1 公路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第23-27页
        3.1.1 执法人员管理意识较薄弱第23-24页
        3.1.2 行政过程中的执法趋利第24页
        3.1.3 执法权力冲突第24-25页
        3.1.4 执法手段较落后第25页
        3.1.5 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3.1.5.1 执法机关的责任监督不到位第25-26页
            3.1.5.2 社会监督缺少制度化的规范第26-27页
    3.2 公路行政执法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7-31页
        3.2.1 落后行政观念的影响第27-28页
        3.2.2 执法道德与经济利益的冲突第28-29页
        3.2.3 管理模式及方法相对滞后第29-30页
        3.2.4 执法监督方面的原因第30-31页
第四章 国外公路行政执法实践与启示第31-41页
    4.1 国外公路行政执法实践第31-37页
        4.1.1 比例原则的实践运用第31-33页
        4.1.2 合同出租管理模式第33-35页
        4.1.3 执法道德监督建设第35-36页
        4.1.4 交通综合执法改革第36-37页
    4.2 国外执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37-41页
        4.2.1 行政制度建设第37-38页
        4.2.2 行政管理模式第38-41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路行政执法的对策建议第41-56页
    5.1 行政执法队伍方面第41-45页
        5.1.1 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第41-42页
        5.1.2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理念第42-43页
        5.1.3 构建公路行政法治文化价值体系第43-44页
        5.1.4 建立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第44-45页
    5.2 行政执法实践方面第45-51页
        5.2.1 强化责任执法管理模式第45-46页
        5.2.2 完善行政执法比例原则第46-47页
        5.2.3 提高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效率第47-49页
        5.2.4 明晰执法监督主体权责制第49页
        5.2.5 搭建多形式的执法监督平台第49-51页
    5.3 综合行政执法方面第51-56页
        5.3.1 重庆的综合执法改革第51-53页
        5.3.2 其他城市的交通综合执法改革第53-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制造车间资源调度与配置模型及优化研究
下一篇:信息化战场指挥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