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根本违约的一般规定 | 第9-14页 |
第一节 根本违约的概念 | 第9页 |
第二节 根本违约的来源探究 | 第9-12页 |
一、条件条款与担保条款的划分 | 第9-11页 |
二、英国制定法的分类与法律适用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根本违约在英国普通法中的发展 | 第12-14页 |
一、中间条款 | 第12-13页 |
二、法律稳定性的需要——条件条款的回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与表现形态 | 第14-27页 |
第一节 违约后果的根本性 | 第14-19页 |
一、合同目的:违约对合同目的影响程度 | 第15页 |
二、价值比例:违约价值与合同总价值之比 | 第15页 |
三、期待利益:在物质之外考虑其它相关因素 | 第15-16页 |
四、时间因素:迟延履行对合同目的的影响 | 第16页 |
五、分批交付中的根本违约问题 | 第16-18页 |
六、违约救济措施:违约后果能否得到弥补 | 第18页 |
七、数量、质量和规格 | 第18页 |
八、当事人约定的特定目的 | 第18-19页 |
九、救济倾向的方法 | 第19页 |
第二节 违约后果的可预见性规则 | 第19-21页 |
一、主观归责向客观归责的转移 | 第19-20页 |
二、可预见性的时间点问题 | 第20页 |
三、适用可预见性规则的若干问题 | 第20-21页 |
第三节 根本违约的行为表现形态 | 第21-27页 |
一、预期根本违约 | 第21-23页 |
二、实际根本违约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根本违约的救济措施与法律后果 | 第27-34页 |
第一节 宣告合同无效作为违约救济措施 | 第27-29页 |
一、宣告合同无效(解除合同)的条件 | 第27-28页 |
二、宣告合同无效的方式 | 第28页 |
三、宣告合同无效应当注意的问题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根本违约的法律后果 | 第29-32页 |
一、宣告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 第29-30页 |
二、违约后果的确立原则 | 第30-31页 |
三、确定法律后果所考虑的因素 | 第31-32页 |
第三节 根本违约的免责条款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关于根本违约的评论与我国《合同法》根本违约制度的完善 | 第34-38页 |
第一节 关于根本违约的评论 | 第34-36页 |
一、否定说 | 第34-35页 |
二、肯定说 | 第35页 |
三、范围限定说 | 第35页 |
四、根本违约制度的价值探析 | 第35-36页 |
第二节 我国《合同法》根本违约制度的完善 | 第36-38页 |
一、我国《合同法》中的根本违约制度 | 第36页 |
二、我国《合同法》中根本违约制度的不足之处及其改进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