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论文--中国论文--文化专题研究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模式选择及相关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分类第9-16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发展的历程第9-11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第11-13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文学艺术第11-12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知识第12-13页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第13-16页
第二章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因第16-19页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第16-17页
        (一) 历史传承价值第16页
        (二) 文化多样性价值第16页
        (三) 经济价值第16-17页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第17-19页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振兴——公法保护第19-28页
    一、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解第19-20页
    二、 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活力第20-21页
    三、 公法保护第21-28页
        (一) 登录制度第22-24页
        (二) 传承人制度第24-26页
        (三) 代表作名录制度第26-28页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私法保护第28-46页
    一、 私法保护的逻辑起点第28-30页
        (一) 权利义务的对等性第28-29页
        (二) 公平正义的需要第29-30页
    二、 现行私法保护的模式及评析第30-37页
        (一) 现有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及评析第30-33页
        (二) 积极性保护方法第33-35页
        (三) 防御性保护方法第35-37页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私法保护的制度设计第37-46页
        (一) 权利弱化与利益分享第37-39页
        (二) 私权保护的主体第39-40页
        (三) 私法保护的客体第40-42页
        (四) 权利内容第42-44页
        (五) 权利的具体行使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0-51页
后记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国家”学说
下一篇:A Study on Task Design in Jurior High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