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粒度软件网络演化分析与建模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软件复杂性问题 | 第10-11页 |
1.2 软件演化的研究意义和面临的挑战 | 第11-14页 |
1.2.1 软件演化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2 软件演化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软件网络及其结构特征 | 第16-26页 |
2.1 复杂网络 | 第16页 |
2.2 软件网络 | 第16-19页 |
2.3 量化指标 | 第19-22页 |
2.4 软件网络结构特征 | 第22-25页 |
2.4.1 小世界和无尺度 | 第22-23页 |
2.4.2 模体(motif) | 第23-24页 |
2.4.3 多粒度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软件网络演化特征与粒度分析 | 第26-42页 |
3.1 优先连接机制 | 第26-34页 |
3.1.1 软件网络规模的增长 | 第26-27页 |
3.1.2 BA优先连接机制 | 第27-29页 |
3.1.3 软件网络中BA优先连接机制的局限 | 第29页 |
3.1.4 有向网络优先连接机制 | 第29-34页 |
3.2 多粒度 | 第34-36页 |
3.3 模体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4章 多粒度软件网络建模方法 | 第42-62页 |
4.1 软件网络三层结构 | 第42-43页 |
4.2 多粒度演化模型描述 | 第43-48页 |
4.2.1 模型算法描述和参数 | 第43-46页 |
4.2.2 粒子间连接方向的选择 | 第46页 |
4.2.3 粒子被选中的概率 | 第46页 |
4.2.4 Ⅲ-层粒子的构建 | 第46页 |
4.2.5 Ⅱ-层粒子的构建 | 第46-47页 |
4.2.6 Ⅰ-层粒子的连接 | 第47-48页 |
4.3 仿真结果和比较 | 第48-56页 |
4.3.1 度分布 | 第49-53页 |
4.3.2 入度与出度相关性 | 第53-55页 |
4.3.3 聚集系数 | 第55-56页 |
4.3.4 模块度 | 第56页 |
4.4 参数选择对模型的影响 | 第56-60页 |
4.4.1 内聚和耦合 | 第57-59页 |
4.4.2 软件复用和可维护性 | 第59-60页 |
4.4.3 模块化与复用的平衡 | 第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6页 |
5.1 本文贡献 | 第62-63页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第63-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著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