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9页 |
| Abstract | 第9-14页 |
| 前言 | 第15-20页 |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8页 |
| 二、研究目标 | 第18页 |
| 三、研究设计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8页 |
| 一、研究设计 | 第20页 |
| 二、研究现场 | 第20页 |
| 三、研究对象 | 第20页 |
| 四、样本量 | 第20-21页 |
| 五、干预方案和干预工具的建立 | 第21-23页 |
| 1. 干预短信息库的建立 | 第21页 |
| 2. 干预短信息库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3. 利用飞信/Frontline SMS发送干预短信 | 第22页 |
| 4. 其他辅助工具 | 第22-23页 |
| 六、相关概念 | 第23-25页 |
| 1. 母乳喂养 | 第23页 |
| 2. 辅食添加 | 第23页 |
| 3. 体质指数和体质指数Z分数 | 第23-25页 |
| 七、资料收集 | 第25-26页 |
| 1. 基线调查 | 第25页 |
| 2.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调查 | 第25页 |
| 3. 婴儿儿保体检资料收集 | 第25-26页 |
| 4. 一岁婴儿喂养调查 | 第26页 |
| 八、数据管理与分析 | 第26-27页 |
| 1. 数据管理 | 第26页 |
| 2. 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 九、质量控制 | 第27-28页 |
| 研究结果 | 第28-56页 |
| 第一部分 干预组和对照组基线比较 | 第30-33页 |
| 一、两组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比较 | 第30页 |
| 二、两组对象的分娩相关情况比较 | 第30-31页 |
| 三、两组对象干预前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信心和家人态度比较 | 第31-33页 |
| 第二部分 干预实施、干预接收和对象互动情况 | 第33-34页 |
| 一、干预实施情况 | 第33页 |
| 二、干预短信接收情况 | 第33页 |
| 三、干预组对象互动情况 | 第33-34页 |
| 第三部分 干预对婴儿喂养的影响 | 第34-50页 |
| 一、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 第34-44页 |
| 二、干预对辅食添加行为的影响 | 第44-46页 |
| 三、干预对特定喂养行为的影响 | 第46-50页 |
| 第四部分 干预对12个月婴儿BMI及BMI Z SCORE的影响 | 第50-54页 |
| 一、干预对12个月儿保体检时BMI值的影响 | 第50-52页 |
| 二、干预对12个月婴儿BMI Z SCORE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 第52-54页 |
| 第五部分 干预组研究对象对干预的评价 | 第54-56页 |
| 1.干预的作用 | 第54页 |
| 2.对飞信(含短信)/QQ咨询回复的满意情况 | 第54-55页 |
| 3.短信发送婴儿喂养知识的优缺点 | 第55-56页 |
| 讨论 | 第56-61页 |
| 一、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 第56-58页 |
| 1. 干预对母乳喂养知识得分的影响 | 第56页 |
| 2. 干预对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 | 第56-58页 |
| 二、干预对辅食添加的影响 | 第58-59页 |
| 三、干预对特定喂养行为的影响 | 第59页 |
| 四、干预对婴儿BMI和BMI Z SCORE的影响 | 第59-60页 |
| 五、研究的特点和研究的局限性 | 第60-61页 |
| 1. 研究的特点 | 第60页 |
| 2. 研究的局限性 | 第60-61页 |
| 六、对开展类似研究的建议 | 第61页 |
| 结论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 附表 | 第66-72页 |
| 综述 | 第72-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 附录1:调查工具 | 第82-102页 |
| 附录2:发表文章 | 第102-103页 |
| 致谢 | 第103-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