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储能监控系统软件平台设计和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1页
    1.1 论文背景及意义第6页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6-8页
    1.3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8页
    1.4 本论文的特色和创新点第8-9页
    1.5 本论文的章节结构第9-11页
第二章 储能监控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第11-20页
    2.1 储能监控系统需求分析第11-15页
    2.2 储能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第15-18页
    2.3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三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分析第20-25页
    3.1 系统设计模式的选择第20-21页
    3.2 开发工具选择第21-22页
    3.3 数据库选择第22-24页
    3.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四章 储能监控系统数据库的设计及模块功能开发第25-30页
    4.1 储能监控系统数据库设计概述第25页
    4.2 储能监控系统数据表的设计第25-26页
    4.3 历史数据与事件查询第26-29页
    4.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五章 通讯服务器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第30-42页
    5.1 通讯服务器的作用第30-31页
    5.2 规约转换功能第31-32页
    5.3 齐备标准协议库第32-33页
    5.4 非标准通讯协议支持功能第33页
    5.5 虚拟端口功能第33-34页
    5.6 可编程逻辑控制和规约在线分析功能第34-35页
    5.7 Modbus通讯协议简介第35-41页
        5.7.1 协议描述第36-37页
        5.7.2 公共功能码定义第37-38页
        5.7.3 循环冗余校验(CRC)第38-41页
    5.8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客户端软件设计及实现第42-61页
    6.1 数据采集模块第42-46页
        6.1.1 通讯链路的建立与维持第42-44页
        6.1.2 召测命令的下发第44-46页
    6.2 数据处理模块第46-47页
    6.3 数据显示模块第47-52页
    6.4 用户事件处理第52-55页
    6.5 事件告警第55-58页
    6.6 数据存储模块第58-60页
    6.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七章 负荷预测及储能控制策略的设计与实现第61-72页
    7.1 满充放及电池容量标定控制策略第61-63页
        7.1.1 控制策略概述第61页
        7.1.2 控制流程第61-62页
        7.1.3 程序流程图第62页
        7.1.4 液流电池储能系统2012年9月满充满放测试第62-63页
    7.2 恒功率/恒电流按时间控制策略第63-64页
    7.3 固定运行模式控制第64-65页
    7.4 光储协调控制策略第65-67页
    7.5 负荷预测与削峰填谷充放电控制策略第67-71页
    7.6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八章 储能系统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第72-74页
    8.1 储能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第72页
    8.2 储能系统的社会效益分析第72-73页
    8.3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九章 论文总结与进一步工作展望第74-76页
    9.1 论文总结第74-75页
    9.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ARM9的视频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
下一篇:基于JMI的供应链补货系统及数据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