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的现状 | 第12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一、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二、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第六节 植物造景在校园中的重要性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济南高校校园植物调查 | 第16-22页 |
第一节 济南市自然地理及植物资源概述 | 第16页 |
第二节 济南市历史文化概况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济南市高校分布现状及概述 | 第17-18页 |
第四节 校园植物种类应用分析 | 第18-20页 |
一、 绿化植物树种调查 | 第18-20页 |
二、 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调查 | 第20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济南市高校校园典型区域植物景观 | 第22-37页 |
第一节 教学区植物景观配置原则及案例 | 第22-25页 |
一、 教学区植物景观 | 第22-23页 |
二、 教学区植物景观实例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休息游览区植物景观配置原则及实例 | 第25-27页 |
一、 休闲游览区植物配置原则 | 第25页 |
二、 休闲游览区植物景观实例 | 第25-27页 |
第三节 生活休息区植物景观配置原则及实例 | 第27-29页 |
一、 生活休息区植物配置原则 | 第27页 |
二、 生活休息区植物配置实例 | 第27-29页 |
第四节 道路植物景观配置原则及实例 | 第29-30页 |
一、 道路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 第29页 |
二、 道路植物配置实例 | 第29-30页 |
第五节 体育运动区植物景观配置原则及实例 | 第30-32页 |
一、 体育运动区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 第30-31页 |
二、 体育运动区植物景观配置实例 | 第31-32页 |
第六节 水体景观区植物景观配置原则及实例 | 第32-33页 |
一、 水体景观区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 第32页 |
二、 水体景观区植物景观配置实例 | 第32-33页 |
第七节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 第33-35页 |
一、 校园植物景观与空间尺度不协调 | 第33-34页 |
二. 生态尺度的迷失 | 第34页 |
三. 植物景观规划在新老校区中优缺点 | 第34页 |
四、 高校植物造景要体现一定文化性 | 第34-35页 |
第八节 分析评价 | 第35-36页 |
第九节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济南市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 第37-43页 |
第一节 适应性原则 | 第37-38页 |
第二节 生态性原则 | 第38-39页 |
第三节 科学性原则 | 第39页 |
第四节 特色性原则 | 第39-40页 |
第五节 观赏性原则 | 第40-42页 |
第六节 文化性原则 | 第42页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山东建筑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案例 | 第43-60页 |
第一节 学校概况 | 第43页 |
第二节 山东建筑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规划现状分析 | 第43-45页 |
一、 基地自然条件、地势条件调查 | 第43页 |
二、 自然植被调查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山东建筑大学绿地景观规划指导思想 | 第45-46页 |
第四节 山东建筑大学植物树种规划 | 第46-47页 |
第五节 山东建筑大学植物景观规划原则及配置原则 | 第47-49页 |
一、 山东建筑大学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 第47-48页 |
二、 山东建筑大学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 第48-49页 |
第六节 山东建筑大学功能分区植物景观规划 | 第49-55页 |
一、 主入口区 | 第49-51页 |
二、 学生生活区 | 第51-54页 |
三、 体育运动区 | 第54-55页 |
第七节 山东建筑大学重点园区景观规划 | 第55-58页 |
第八节 山东建筑大学校园植物景观规划的特点 | 第58-60页 |
一、 尊重生态的校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 第58-59页 |
二、 采用植物群落相对集中的规划模式和人工群落相互配置 | 第59页 |
三、 体现文化内涵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注释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图 | 第64-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