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寯藻及其诗歌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祁寯藻的生平、著述及其家族文化 | 第13-25页 |
第一节 祁寯藻的生平及思想 | 第13-19页 |
一、祁寯藻其人 | 第13-16页 |
二、祁寯藻的思想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祁寯藻著述与祁氏文化 | 第19-25页 |
一、祁寯藻著述简介 | 第19-22页 |
二、山西寿阳祁氏文化 | 第22-25页 |
第二章 祁寯藻与宋诗运动 | 第25-41页 |
第一节 宋诗运动 | 第25-29页 |
一、宋诗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 第25-27页 |
二、宋诗运动中的祁寯藻 | 第27-29页 |
第二节 祁寯藻的诗歌理论 | 第29-36页 |
一、祁寯藻诗歌理论的师承 | 第29-31页 |
二、祁寯藻诗歌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31-36页 |
第三节 祁寯藻与宋诗运动主要人物之交游 | 第36-41页 |
一、祁寯藻与程恩泽 | 第36-37页 |
二、祁寯藻与何绍基 | 第37-38页 |
三、祁寯藻与曾国藩 | 第38-41页 |
第三章 祁寯藻诗歌主题研究 | 第41-63页 |
第一节 心系天下,忧念民生 | 第41-50页 |
一、关心民间疾苦之诗 | 第41-45页 |
二、关切战事起伏之诗 | 第45-47页 |
三、表彰贞女孝行之诗 | 第47-48页 |
四、教化诸生后辈之诗 | 第48-50页 |
第二节 笃真情志,至深厚谊 | 第50-57页 |
一、吟唱报国之志 | 第50-51页 |
二、表达笃深之情 | 第51-56页 |
三、酬唱台阁之意 | 第56-57页 |
第三节 寄情山水,诗情画意 | 第57-60页 |
一、寄托情志之诗 | 第57-58页 |
二、抒发情愫之诗 | 第58-59页 |
三、描摹情景之诗 | 第59-60页 |
第四节 题咏书画,考订金石 | 第60-63页 |
第四章 祁寯藻诗歌的宋诗特色 | 第63-71页 |
第一节 情与理的统一 | 第63-64页 |
第二节 次韵古人与“以文为诗” | 第64-67页 |
第三节 化用诗句词句入诗 | 第67-68页 |
第四节 诗歌的诗序与诗题的叙事特点 | 第68-70页 |
第五节 雅正平和的语言风格 | 第70-71页 |
结语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附录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