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高架轨道交通中高架车站的结构形式 | 第9-13页 |
1.2.1 建筑桥梁分离式 | 第10-11页 |
1.2.2 桥梁结构式 | 第11-12页 |
1.2.3 空间框架结构式 | 第12页 |
1.2.4 空间框架结构式高架车站与桥梁结构、房屋建筑的区别 | 第12-13页 |
1.3 城市轨道交通振动问题的现状 | 第13-22页 |
1.3.1 轨道振动、噪声产生的机理 | 第13-14页 |
1.3.2 轨道振动、噪声的危害 | 第14页 |
1.3.3 高架轨道交通振动控制措施 | 第14-21页 |
1.3.4 轨道交通振动理论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有限元原理及 ANSYS 软件介绍 | 第23-26页 |
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2.1.1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历史 | 第23页 |
2.1.2 有限元分析的内容和作用 | 第23页 |
2.1.3 有限元分析问题的基本步骤 | 第23-24页 |
2.2 ANSYS 有限元软件简介 | 第24-25页 |
2.2.1 ANSYS 有限元软件的发展历史 | 第24页 |
2.2.2 ANSYS 的主要功能 | 第24-25页 |
2.2.3 ANSYS 在结构分析中能够解决的问题 | 第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高架车站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26-31页 |
3.1 空间框架结构式车站的简化 | 第26页 |
3.2 空间框架结构式车站的工程背景 | 第26-27页 |
3.3 模型单元的介绍和选取 | 第27-29页 |
3.4 单元中模型参数的选取 | 第29-30页 |
3.5 利用 ANSYS 软件建立的车站模型 | 第3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车站结构模型的自振频率及振型 | 第31-37页 |
4.1 动力学问题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4.2 结构自振频率求解的动力学原理 | 第32-33页 |
4.3 结构的自振频率 | 第33-34页 |
4.4 结构各自振频率的振型图 | 第34-3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结构的受力分析 | 第37-47页 |
5.1 列车活荷载的选取方法 | 第37-38页 |
5.2 结构荷载的施加方法 | 第38-42页 |
5.2.1 结构在列车进入车站第一时刻的位移变形 | 第38-39页 |
5.2.2 结构在列车进出车站第二时刻的位移变形 | 第39-40页 |
5.2.3 结构在列车进出车站第三时刻的位移变形 | 第40页 |
5.2.4 结构在列车进出车站第四时刻的位移变形 | 第40-41页 |
5.2.5 结构在列车进出车站第五时刻的位移变形 | 第41页 |
5.2.6 结构在列车进出车站第六时刻的位移变形 | 第41页 |
5.2.7 结构在列车进出车站第七时刻的位移变形 | 第41-42页 |
5.3 结构节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 | 第42-45页 |
5.3.1 结构节点位移随时间变化情况 | 第42-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六章 刚度的变化对结构振动性能的影响 | 第47-57页 |
6.1 橡胶支座刚度的变化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47-48页 |
6.2 橡胶支座刚度的变化对结构节点振动位移的影响 | 第48-51页 |
6.3 大橡胶垫板刚度的变化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6.4 大橡胶垫板刚度的变化对结构节点振动位移的影响 | 第52-5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7.1 结构模拟分析的结论 | 第57-58页 |
7.2 结构分析过程中的不足及对以后研究的展望 | 第58-59页 |
附录一 | 第59-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