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十二五”期间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现状 | 第20-38页 |
2.1 环境影响评价SWOT-PEST模型分析 | 第20-26页 |
2.1.1 SWOT模型和PEST模型 | 第20-22页 |
2.1.2 政治(法律)因素(Political) | 第22页 |
2.1.3 经济因素(Economic) | 第22-23页 |
2.1.4 社会文化因素(Society) | 第23页 |
2.1.5 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 第23-26页 |
2.2 环境影响评价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第26-28页 |
2.2.1 波特五力模型 | 第26-27页 |
2.2.2 现有竞争者 | 第27页 |
2.2.3 潜在竞争者 | 第27-28页 |
2.2.4 消费者力量分析 | 第28页 |
2.2.5 供应商力量分析 | 第28页 |
2.2.6 替代品分析 | 第28页 |
2.3 各领域环境影响评价现状 | 第28-38页 |
2.3.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 第28-29页 |
2.3.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第29-30页 |
2.3.3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 第30-38页 |
第三章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若干问题 | 第38-42页 |
3.1 顶层设计有待完善 | 第38-39页 |
3.1.1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 | 第38页 |
3.1.2 环境影响评价法律责任 | 第38-39页 |
3.1.3 环境影响评价与相应的制度呼应不够 | 第39页 |
3.2 公众参与机制有待健全 | 第39-40页 |
3.2.1 信息公开制度有待完善 | 第39页 |
3.2.2 公众参与积极性、有效性有待提高 | 第39-40页 |
3.2.3 公众意见的分析与采纳有待规范 | 第40页 |
3.3 环境影响评价市场有待规范 | 第40页 |
3.3.1 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有待拓宽 | 第40页 |
3.3.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 第40页 |
3.4 替代方案制度与国际交流合作 | 第40-42页 |
3.4.1 环境影响评价引入替代方案 | 第40-41页 |
3.4.2 国际交流合作力度有待加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十三五”时期我国环境影响评价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42-48页 |
4.1 环境影响评价发展的环境机遇 | 第42-46页 |
4.1.1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体系改革 | 第42页 |
4.1.2 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 | 第42-44页 |
4.1.3 环境影响评价市场规范 | 第44-46页 |
4.2 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的挑战 | 第46-48页 |
4.2.1 完善评价技术,统一审批尺度 | 第46-47页 |
4.2.2 突出评价重点,理清边界职责 | 第47页 |
4.2.3 发展战略环评,落实规划环评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对策 | 第48-66页 |
5.1 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第48-53页 |
5.1.1 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 第48-49页 |
5.1.2 扩大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范围 | 第49页 |
5.1.3 完善公众参与制度 | 第49-51页 |
5.1.4 引入替代方案制度 | 第51页 |
5.1.5 加强司法监督机制 | 第51-52页 |
5.1.6 与其他法律法规相照应 | 第52-53页 |
5.2 改善环境影响评价内部环境 | 第53-59页 |
5.2.1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单位资质管理工作 | 第53页 |
5.2.2 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 第53页 |
5.2.3 规范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市场 | 第53-54页 |
5.2.4 创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式方法 | 第54-59页 |
5.3 革新环境影响评价外部环境 | 第59-66页 |
5.3.1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知识宣传教育 | 第59页 |
5.3.2 环境影响评价与各领域协同发展 | 第59-64页 |
5.3.3 “因业制宜”发展环境影响评价 | 第64页 |
5.3.4 打破地域限制解放环境影响评价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6.1 结论 | 第66-67页 |
6.2 创新与不足 | 第67页 |
6.2.1 创新 | 第67页 |
6.2.2 不足之处 | 第67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