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基于金纳米棒结构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第11-12页
    1.2 金纳米材料第12-16页
        1.2.1 金纳米材料的光学性质第12-13页
        1.2.2 金纳米棒的制备方法第13-16页
        1.2.3 金纳米棒性质的调控第16页
    1.3 金纳米棒的应用第16-19页
        1.3.1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第16-17页
        1.3.2 在检测领域的应用第17-18页
        1.3.3 光电子器件第18-19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金纳米棒的合成第20-30页
    2.1 引言第20-21页
    2.2 实验部分第21-22页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1页
        2.2.2 实验过程第21-22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2-28页
        2.3.1 金纳米棒纵横比的调控第22-24页
        2.3.2 影响金纳米棒生长的因素第24-26页
        2.3.3 金纳米棒的生长机制第26-28页
    2.4 FDTD数值模拟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金棒的组装及其SPR研究第30-38页
    3.1 引言第30-31页
    3.2 实验部分第31-32页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31-32页
        3.2.2 实验过程第32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32-36页
        3.3.1 THF诱导的SS组装第32-35页
        3.3.2 MPA诱导的EE组装第35-36页
    3.4 FDTD数值模拟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金纳米棒的核壳结构第38-51页
    4.1 金纳米棒的二氧化硅包覆第38-42页
        4.1.1 实验部分第38-39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39-40页
        4.1.3 SiO_2壳层厚度对吸收谱的影响第40-41页
        4.1.4 FDTD数值计算第41-42页
    4.2 金纳米棒组装体的二氧化硅包覆第42-46页
        4.2.1 实验部分第43-44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44-45页
        4.2.3 FDTD数值计算第45-46页
    4.3 金纳米棒的双金属核壳结构第46-49页
        4.3.1 实验部分第46-47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47-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1-53页
    5.1 总结第51-52页
    5.2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改性
下一篇:Cu/TiO2催化剂的改性及其在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