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及其在健康监测中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技术面临的挑战 | 第13-14页 |
1.4.1 有源供电和功耗方面 | 第13页 |
1.4.2 管理方面 | 第13-14页 |
1.4.3 监测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 | 第14页 |
1.4.4 监测设备老化方面 | 第14页 |
1.5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 第14-16页 |
1.5.1 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1.5.2 本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光纤光栅传感特性和输电线路地线覆冰原理研究 | 第16-24页 |
2.1 光纤布拉格光栅工作机制分析 | 第16-19页 |
2.1.1 光纤布拉格光栅的传感特性简介 | 第16-18页 |
2.1.2 光纤光栅的温度补偿技术 | 第18-19页 |
2.2 输电线路覆冰原理 | 第19-21页 |
2.2.1 输电线路覆冰的条件 | 第19-21页 |
2.2.2 输电线路覆冰的类型 | 第21页 |
2.3 基于FBG传感技术的输电线路覆冰的力学特性分析 | 第21-24页 |
第三章 FBG应变式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监测装置设计与测试 | 第24-38页 |
3.1 应变监测的原理分析及结构设计 | 第24-32页 |
3.1.1 悬臂梁及类悬臂梁结构的原理分析 | 第24-26页 |
3.1.2 应变监测的结构设计 | 第26-27页 |
3.1.3 监测装置横梁上下表面弯曲程度不同的原因分析 | 第27-29页 |
3.1.4 应变同步感应结构的底座宽度设计分析 | 第29-31页 |
3.1.5 应变同步感应结构的材料选取 | 第31-32页 |
3.2 新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多方面性能的测试 | 第32-38页 |
3.2.1 拉伸力提供装置 | 第32页 |
3.2.2 实验主要材料及设备 | 第32-33页 |
3.2.3 新型应变传感器多方面性能测试 | 第33-35页 |
3.2.4 推导弹簧钢结构传感器的波长应变对应关系 | 第35-38页 |
第四章 输电线路应变式覆冰监测方案的设计、建模分析 | 第38-46页 |
4.1 基于应变差法的应变式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建模分析 | 第38-39页 |
4.2 基于抛物线法和BP神经网络联合的应变式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建模分析 | 第39-43页 |
4.2.1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抛物线力学模型 | 第40-41页 |
4.2.2 BP神经网络修正模型 | 第41-43页 |
4.3 基于悬链线法的应变式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方案的设计与建模分析 | 第43-46页 |
第五章 应变式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测量模型的实验测试与优化 | 第46-62页 |
5.1 应变式覆冰监测技术解调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 第46-50页 |
5.1.1 应变式覆冰监测技术解调技术分析 | 第46-49页 |
5.1.2. 应变式覆冰监测技术解调系统设计 | 第49-50页 |
5.2 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 | 第50-54页 |
5.2.1 实验测试环境和输电线路重要参数 | 第50-51页 |
5.2.2 实验测量结果分析及性能对比 | 第51-53页 |
5.2.3 误差分析 | 第53-54页 |
5.3 应变式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测量模型的优化 | 第54-62页 |
5.3.1 风荷载理论模型及仿真分析 | 第55-59页 |
5.3.2 一种基于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风速监测装置及其工作原理 | 第59-6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总结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专利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