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风电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风力发电系统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目前常见的风力发电系统 | 第14-15页 |
1.3.2 模拟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3.3 模拟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4 本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建模 | 第20-32页 |
2.1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结构 | 第20-21页 |
2.2 风速模型 | 第21-22页 |
2.2.1 基本风 | 第21页 |
2.2.2 阵风 | 第21-22页 |
2.2.3 渐变风 | 第22页 |
2.2.4 随机风 | 第22页 |
2.3 风力机特性 | 第22-26页 |
2.3.1 风力机模型 | 第22-24页 |
2.3.2 最大风能捕获原理 | 第24-26页 |
2.4 双馈发电机模型 | 第26-28页 |
2.4.1 双馈发电机的静态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2.4.2 双馈发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2.5 两电平电压型PWM变流器模型 | 第28-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运行控制策略 | 第32-44页 |
3.1 变速恒频双馈风电运行机理及功率流动分析 | 第32-34页 |
3.1.1 变速恒频运行原理 | 第32-33页 |
3.1.2 功率流动分析 | 第33-34页 |
3.2 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目标 | 第34页 |
3.3 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策略 | 第34-35页 |
3.4 空载并网控制策略 | 第35-37页 |
3.4.1 目前常见并网控制研究概述 | 第35页 |
3.4.2 基于定子电压定向的空载并网矢量控制策略 | 第35-37页 |
3.5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策略 | 第37-42页 |
3.5.1 风力发电最大功率跟踪概述 | 第37-40页 |
3.5.2 双馈风电系统功率解耦控制策略 | 第40-41页 |
3.5.3 基于功率信号反馈法最大功率跟踪 | 第41-42页 |
3.6 无功功率控制 | 第42-4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10kW双馈风力发电数字仿真研究 | 第44-60页 |
4.1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数字仿真建模 | 第44-47页 |
4.1.1 风速建模 | 第44页 |
4.1.2 风力机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4.1.3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建立 | 第45-47页 |
4.2 双馈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建模 | 第47-48页 |
4.2.1 网侧控制策略建模 | 第47页 |
4.2.2 转子侧控制策略建模 | 第47-48页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8-59页 |
4.3.1 风速仿真 | 第48页 |
4.3.2 风力机的仿真 | 第48-50页 |
4.3.3 功率解耦控制仿真 | 第50-51页 |
4.3.4 阶跃风速下最大功率跟踪仿真 | 第51-56页 |
4.3.5 自然风速下最大功率跟踪仿真 | 第56-57页 |
4.3.6 无功功率的最优功率补偿控制仿真 | 第57-59页 |
4.3.7 数字仿真实验平台性能分析 | 第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10kW模拟风力发电物理动态仿真实验 | 第60-78页 |
5.1 物理动态模拟实验平台 | 第60-65页 |
5.1.1 实验平台的建立 | 第60-62页 |
5.1.2 软件设计 | 第62-65页 |
5.2 风力机特性实验 | 第65-66页 |
5.3 不同转速下空载并网及离网实验 | 第66-71页 |
5.4 功率解耦实验 | 第71-72页 |
5.5 最大功率跟踪实验 | 第72-7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8-79页 |
6.2 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