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形成及演化论文--土壤分析论文

水氮联合调控对设施土壤氮素供应及其固持特征的影响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前言第13-22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4-20页
        1.2.1 可溶性有机氮(SON)在氮素供应及损失中的作用第14-15页
        1.2.2 土地利用方式及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影响的研究第15-17页
        1.2.3 土壤固定态铵(FA)变化特征的研究第17-18页
        1.2.4 土壤中氮素矿化与固定的研究第18-20页
    1.3 研究目的第20页
    1.4 研究内容第20-22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2-25页
        2.1.1 研究区概述第22页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22-25页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5-26页
        2.2.1 矿质氮(硝态氮和铵态氮)测定第25页
        2.2.2 土壤可溶性全氮(TSN)第25页
        2.2.3 土壤可溶性有机氮(SON)第25页
        2.2.4 土壤微生物量氮(MBN)第25页
        2.2.5 土壤固定态铵(FN)第25-26页
        2.2.6 番茄产量第26页
    2.3 数据处理第26-27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7-54页
    3.1 不同水氮调控下土壤氮的净矿化特征第27-31页
        3.1.1 土壤氮素累积净矿化量变化第27-28页
        3.1.2 土壤净氮素矿化速率变化动态第28-29页
        3.1.3 讨论第29-31页
        3.1.4 小结第31页
    3.2 不同水氮调控下设施土壤可溶性氮的动态变化第31-37页
        3.2.1 设施表层土壤矿质氮动态变化第31-33页
        3.2.2 设施表层土壤可溶性有机氮的动态变化第33-35页
        3.2.3 讨论第35-37页
        3.2.4 小结第37页
    3.3 不同水氮联合调控下设施土壤固持态氮的动态变化第37-43页
        3.3.1 设施表层土壤固定态铵的动态变化第38-39页
        3.3.2 设施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动态变化第39-41页
        3.3.3 讨论第41-42页
        3.3.4 小结第42-43页
    3.4 不同水氮调控下设施土壤剖面可溶性氮及固持氮的变化特征第43-51页
        3.4.1 土壤矿质氮及可溶性有机氮的剖面变化第43-47页
        3.4.2 土壤固定态铵的剖面变化第47-48页
        3.4.3 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剖面变化第48-49页
        3.4.4 讨论第49-50页
        3.4.5 小结第50-51页
    3.5 设施土壤可溶性氮及固持氮的相关分析第51-54页
        3.5.1 生长季设施土壤可溶性氮及固持态氮的相关分析第51-52页
        3.5.2 休耕期设施土壤可溶性氮及固持氮的相关分析第52-54页
第四章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朝阳铁矿尾砂大量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
下一篇:玉米不同部位残体碳在土壤中的分配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