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时代“娱象政论”传播现象研究--以“9·3范玮琪晒娃被喷”事件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7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一) 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 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一)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二)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三、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第15-17页
        (一) 研究内容第15页
        (二)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三) 创新点第16-17页
第一章 微时代背景及“娱象政论”现象概述第17-23页
    第一节 微时代概述第17-19页
        一、微时代定义第17-18页
        二、微时代的主要表现第18-19页
    第二节 “娱象政论”传播现象概述第19-23页
        一、“娱象政论”基本概念第19-20页
        二、“娱象政论”传播特征第20-23页
第二章 “9·3范玮琪晒娃被喷”事件及传播现象分析第23-38页
    第一节 “9·3范玮琪晒娃被喷”事件发展过程第23-29页
        一、“9·3范玮琪晒娃被喷”舆论起始阶段第23-24页
        二、“9·3范玮琪晒娃被喷”舆论热议阶段第24-27页
        三、“9·3范玮琪晒娃被喷”舆论分裂阶段第27-28页
        四、“9·3范玮琪晒娃被喷”舆论平息阶段第28-29页
    第二节 “9·3范玮琪晒娃被喷”事件传播现象分析第29-38页
        一、各种“条件”的巧合第29-30页
        二、微时代“圈”传播的裂变第30-35页
        三、网民的“围观”与“狂欢”第35-36页
        四、意见领袖与权威媒体参与第36-38页
第三章 微时代“娱象政论”传播现象的反思第38-43页
    第一节 微时代“娱象政论”传播现象的影响第38-40页
        一、非理性情绪喧嚣高涨第38页
        二、碎片化信息干扰网民判断第38-39页
        三、“娱乐变味”搅乱网络环境第39页
        四、引发次生舆情隐患第39-40页
    第二节 “娱象政论”传播现象如何规范第40-43页
        一、培育网络“娱情”信息“把关人”第40页
        二、强化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第40-41页
        三、及时有效地发布权威信息第41页
        四、进一步完善网络法制建设第41-43页
结论第43-44页
    一、总结第43页
    二、不足与反思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旧书新做研究
下一篇:框架理论视角下两岸事故灾难报道的比较研究--以“天津爆炸事件”和“台湾粉尘爆炸事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