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1.2.1 偏振测量调制方法 | 第8-10页 |
1.2.2 典型的偏振成像系统结构 | 第10-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2 偏振成像的基本理论 | 第16-29页 |
2.1 偏振光的含义 | 第16-19页 |
2.1.1 自然光 | 第16页 |
2.1.2 完全偏振光 | 第16-19页 |
2.1.3 部分偏振光 | 第19页 |
2.2 偏振光的描述方式 | 第19-24页 |
2.2.1 三角函数法 | 第19-21页 |
2.2.2 琼斯矢量法 | 第21页 |
2.2.3 斯托克斯矢量法 | 第21-23页 |
2.2.4 邦加球法 | 第23-24页 |
2.3 实时偏振参数成像系统方案设计 | 第24-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29-48页 |
3.1 光学设计与实现 | 第29-34页 |
3.1.1 液晶相位延迟器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3.1.2 液晶相位延迟器的制作流程 | 第30-33页 |
3.1.3 CCD成像器件的选取及其镜头的匹配 | 第33-34页 |
3.2 硬件设计与实现 | 第34-40页 |
3.2.1 嵌入式处理器的选型 | 第35-36页 |
3.2.2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DDS)技术简介及其实现 | 第36-37页 |
3.2.3 通信及其外部相机触发控制 | 第37-39页 |
3.2.4 嵌入式软件的实现 | 第39-40页 |
3.3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40-47页 |
3.3.1 Tesla K20统一计算设备构架(CUDA)平台简介 | 第40-41页 |
3.3.2 CUDA并行计算的实现及其性能比较 | 第41-44页 |
3.3.3 多线程编程与软件实现 | 第44-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系统标定与实验分析 | 第48-60页 |
4.1 液晶可变相位延迟器的标定 | 第48-52页 |
4.1.1 液晶控制器DAC输出标定 | 第48-50页 |
4.1.2 液晶相位延迟器特性曲线标定 | 第50-52页 |
4.2 偏振参数成像实验与误差分析 | 第52-54页 |
4.3 偏振参数成像实时性评价 | 第54-56页 |
4.4 系统的改进与实验对比 | 第56-5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附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