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1.1 裂变反应堆结构材料 | 第8-10页 |
1.1.1 裂变反应堆应用现状 | 第8页 |
1.1.2 工作环境及性能要求 | 第8-9页 |
1.1.3 奥氏体不锈钢性能优势及不足 | 第9-10页 |
1.2 提升奥氏体不锈钢耐辐照性能的方式 | 第10-14页 |
1.2.1 辐照损伤 | 第10页 |
1.2.2 提升耐辐照性能的方法 | 第10-13页 |
1.2.3 氮元素的作用 | 第13-14页 |
1.3 奥氏体不锈钢中的氮元素与空位 | 第14-15页 |
1.3.1 参考态的选择 | 第14-15页 |
1.3.2 氮元素与空位的相互作用 | 第15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5-17页 |
2 计算方法及基体模型建立 | 第17-22页 |
2.1 第一性原理概述 | 第17页 |
2.2 VASP介绍 | 第17-18页 |
2.2.1 VASP输入文件 | 第18页 |
2.2.2 VASP输出文件 | 第18页 |
2.2.3 辅助软件 | 第18页 |
2.3 基体模型的建立 | 第18-20页 |
2.4 计算参数 | 第20-22页 |
3 稳定的单空位多氮团簇 | 第22-27页 |
3.1 空位附近氮的稳定距离 | 第22-23页 |
3.2 VNm团簇中氮的配置 | 第23-27页 |
3.2.1 单空位俘获氮的最大数量 | 第23-24页 |
3.2.2 弹性畸变对氮稳定位置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3 电荷密度对氮稳定位置的影响 | 第25-27页 |
4 稳定多空位多氮团簇的结构 | 第27-31页 |
4.1 稳定的团簇结构及类型 | 第27-29页 |
4.2 稳定团簇与同空位数空位团簇的比较 | 第29-31页 |
4.2.1 能量方面 | 第29页 |
4.2.2 结构方面 | 第29-31页 |
5 氮-空位团簇对间隙氮原子、空位团簇及氮-空位团簇的影响 | 第31-38页 |
5.1 稳定团簇 | 第31-36页 |
5.1.1 VnN2n型团簇 | 第31-34页 |
5.1.2 VnNn+1型团簇 | 第34-36页 |
5.2 非稳定团簇 | 第36-38页 |
5.2.1 氮不饱和团簇 | 第36-37页 |
5.2.2 稳定结构氮饱和团簇 | 第37页 |
5.2.3 氮过饱和团簇 | 第37-38页 |
6 氮与空位形成的团簇对磁矩的影响 | 第38-42页 |
6.1 氮原子对局域磁矩的影响 | 第38-39页 |
6.2 空位对局域磁矩的影响 | 第39-40页 |
6.3 氮与空位形成的团簇对局域磁矩的影响 | 第40-41页 |
6.4 宏观磁性的变化 | 第41-42页 |
结论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附录A VASP程序说明 | 第49-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