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耕地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研究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1章 导言 | 第7-15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2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3页 |
| 1.6 可能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 2.1 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 2.2 效率测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 第18-19页 |
| 2.3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第19-23页 |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3-27页 |
| 3.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3-24页 |
| 3.2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4页 |
| 3.3 农业生产状况及耕地资源 | 第24-27页 |
| 第4章 阜康市耕地生产效率的时空分异研究 | 第27-37页 |
| 4.1 耕地生产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 第27-30页 |
| 4.2 阜康市乡镇单元耕地生产效率的动态变化 | 第30-31页 |
| 4.3 耕地生产投入要素冗余率的时空分异研究 | 第31-3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 第5章 耕地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及差异分析 | 第37-53页 |
| 5.1 影响耕地生产效率的外部环境因素指标选取 | 第37-38页 |
| 5.2 影响耕地生产外部投入要素冗余率的分析 | 第38-43页 |
| 5.3 第三阶段DEA模型测度结果 | 第43-45页 |
| 5.4 阜康市耕地生产效率提升对策 | 第45-51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53-56页 |
| 6.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 6.2 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 6.3 展望及研究不足处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