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第7-8页 |
1.2 研究现状及观点综述 | 第8-9页 |
1.3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9-10页 |
第二章 非法集资犯罪的具体表现及危害 | 第10-13页 |
2.1 非法集资的含义 | 第10页 |
2.2 非法集资犯罪的特点 | 第10-11页 |
2.3 非法集资的具体表现形式 | 第11-12页 |
2.4 非法集资的危害 | 第12-13页 |
第三章 非法集资犯罪构成分析 | 第13-26页 |
3.1 集资诈骗罪 | 第13-22页 |
3.1.1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 | 第14-18页 |
3.1.2 集资诈骗中是否使用诈骗方法的认定 | 第18-19页 |
3.1.3 对社会公众的认定 | 第19-21页 |
3.1.4 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认定 | 第21-22页 |
3.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第22-26页 |
3.2.1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体 | 第22-24页 |
3.2.2 具有存款经营权的金融机构能否成为本罪的主体 | 第24-26页 |
第四章 非法集资犯罪认定中的疑难问题 | 第26-31页 |
4.1 集资诈骗罪与民间借贷的认定问题 | 第26-27页 |
4.2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民间借贷的区分 | 第27-29页 |
4.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与集资诈骗罪之比较 | 第29-31页 |
4.3.1 主观方面有无非法占有集资款的目的 | 第29页 |
4.3.2 客观方面有无使用诈骗方法的问题 | 第29-30页 |
4.3.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向集资诈骗罪转化的问题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