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言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难点及可能的创新 | 第14-16页 |
2 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2.1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6-22页 |
2.1.1 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 第16-19页 |
2.1.2 国际分工理论 | 第19-21页 |
2.1.3 产业融合理论 | 第21-22页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22-26页 |
2.2.1 关于国际分工地位测度方法的研究 | 第22-23页 |
2.2.2 关于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3-25页 |
2.2.3 关于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 | 第25-26页 |
2.3 现有研究成果评述 | 第26-27页 |
3 网络信息产业对国际分工地位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7-37页 |
3.1 网络信息产业的内涵与范畴 | 第27-28页 |
3.2 网络信息产业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 第28-34页 |
3.2.1 基于价值链-竞争优势视角 | 第28-30页 |
3.2.2 基于创新理论视角 | 第30-32页 |
3.2.3 基于融合理论视角 | 第32-34页 |
3.3 网络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 第34-37页 |
4 基于全球价值链(GVC)指数的国际分工地位模型 | 第37-43页 |
4.1 全球价值链(GVC)指数 | 第37-39页 |
4.1.1 传统指标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4.1.2 GVC指数测度国际分工地位的意义 | 第38页 |
4.1.3 GVC指数的计算方法 | 第38-39页 |
4.2 基于GVC指数的国际分工地位模型 | 第39-43页 |
4.2.1 GVC指数的分解和分析 | 第39-40页 |
4.2.2 基于GVC指数的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模型 | 第40-43页 |
5 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测度 | 第43-55页 |
5.1 中国制造业产业概况 | 第43-46页 |
5.2 1995年至2011年制造业总体的GVC指数 | 第46-51页 |
5.3 1995至2011年制造业主要行业的GVC指数 | 第51-55页 |
6 网络信息产业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55-63页 |
6.1 分析基础 | 第55-56页 |
6.2 网络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 第56-58页 |
6.2.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第56-57页 |
6.2.2 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6.3 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 | 第58-63页 |
6.3.1 模型的设定与变量的统计特征 | 第58-60页 |
6.3.2 实证分析 | 第60-61页 |
6.3.3 网络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 | 第61-63页 |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3-66页 |
7.1 基本结论 | 第63-64页 |
7.2 政策建议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 第69页 |